《诗经》的纯真之美

《诗经》的纯真之美

吃不准散文2025-04-01 07:39:22
说到《诗经》,我眼前常常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当孔子遇见《诗》,或者当《诗》遇见孔子!这是一个伟大经典和文化伟人的的相遇,他们互相打量,互相注视,然后互相进入!书和人之间,都在经受考验,要么是简单对简单,
说到《诗经》,我眼前常常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当孔子遇见《诗》,或者当《诗》遇见孔子!这是一个伟大经典和文化伟人的的相遇,他们互相打量,互相注视,然后互相进入!书和人之间,都在经受考验,要么是简单对简单,要么是复杂对复杂,或者是简单面对复杂。在一番深刻地对峙之后,孔子说了一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对这句话,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我却愿意将这里的“无邪”,理解为纯真,纯净。更愿意相信孔子,在这里说出了《诗经》最独特的美,那就是纯真之美。在面对《诗经》。时,孔子是回到了纯真的!而汉儒,宋儒,以及明儒们,偏偏选择了复杂!历史往往是这样,伟大老师的学生们,总是学不来老师的博大和宽容,学不来老师的单纯和明亮,他们总是用狭隘而偏执的热情圣化自己的老师,并在圣化的同时背离和绑架自己的老师。他们需要的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个偶像,而不是一个鲜活而丰富的人!相比这些古板的学生,我认为孔子是伟大的,也是可爱的,他繁复的灵魂里留有一片清明的光芒。他保留了那些纯真的诗篇,也保留了那些真实而自然的灵魂历史。感谢孔老夫子,假如不是他的真诚,诗经不知道要被后来的人删改成什么样子。
如果说唐诗之美在青春气象,宋词之美美在中年况味,元曲之美美在老年咏叹,那么《诗经》之美就美在童年的纯真!诗经最有特色的美,就是纯真美!这也是后世一切艺术,都难再现的美!
一切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重复,但惟有人类童年的纯真之美,不可以重复!
在中国众多的文学经典中,我对楚辞是喜欢,对唐诗是喜爱,对宋词是欣赏,对红楼梦是感叹,但惟有对诗经,我是痴迷,是沉醉。尽管《诗经》的语言障碍最大最多最硬,但只要一拿起《诗经》,人就清新起来,就单纯起来,就变得纯净起来!
我知道,这是因为《诗经》里有纯真的人,纯真的性情,纯真的生活,还有纯真的歌唱。来看一首简单的诗——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一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一片一片摘下来啊……一把一把捋下来啊……掀起衣襟兜起来啊!
一首简单的诗,一次简单的歌唱,一个简单的舞蹈!一个句子,两个节拍,是典型的小步舞曲。欢快的节奏,一高一低的声音,不断重复的句子,在有着雾气的山野间回荡。这几乎是一个孩子的声音,甚至是有点单调的声音,但我被感动了!感动我的是恰恰是简单(或许复杂的东西,只能用简单才能够感动,复杂是很难感动复杂的),是那十个手指的舞蹈,是那快活的声音,是那纯真的节奏中明亮而单纯的心。有关诗歌的复杂定义,在这个时候可以忘记了,我甚至觉得,这首诗歌还可以更简单一点,简单成一句“采呀采呀采芣苢”,就足够了。因为这首诗,不是写在稿纸上的,而是先民写在大地上的,春天的阳光,春天的风,还有漂浮的雾气,以及鸟的鸣叫,歌声的回音会一起进入到这个句子里面,自然的一切生命会一起来完成和丰满这首诗!一种清新而单纯的快乐,已经使山野充实和充盈了。
读这首诗,我总是想到我在海滩上看到的一个和浪花嬉戏的孩子。他顺着起伏的海水,不停地追逐,也不停地逃避,如此再三,乐此不疲!那时候,我真想加入他的游戏,但我知道,即使加入,我已经没有他的纯真,因为纯真是学习不来的,学来的纯真总是比纯真差了点什么!
来看一首有趣的诗歌——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是一次有趣味的约会。可以把里面的那个急慌慌而又迟到了的男孩子想象成憨傻淳厚的郭靖,把那个女子想成是古灵精怪的黄蓉。这一次的约会应该是由“黄蓉”主动发起,郭靖是憨厚的,在爱情到来之时,有点迟钝,有点憨傻不解风情。但这傻小子是真诚的,一旦进入爱情,就像是一头遇见青草而拽不回来的骡子。而“黄蓉”是精灵中的精灵,玻璃心肠水晶,全身通透,没有是很么不明白的。她先到了城墙根,但这个鬼摇头躲起来了。她存心要看那个傻瓜抓耳挠腮的样子。但率直的黄蓉最终还是忍不住跳出来了,她没有因为郭靖的迟到而生气,而是随手送了一根红色的草管。
或许是一个随意的举动,但哪里知道这个傻瓜竟然当作宝贝而爱不释手,怎么看也看不够,口里不停地咕哝着一句话:匪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哈哈,这个傻瓜,爱让他更傻了!
在这首诗里,一个机灵顽皮,一个老实憨厚,但他们共有一个性情,那就是纯真!是纯真赋予了一截草根以明亮的光芒,甚至让物质时代的金子变得苍白!
来看一首呼天喊娘的诗歌——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这里发生的分明是一段青涩之恋。诗中的女孩子还没有完全长大,但爱就如河水一样汹涌而来。或许是那个在河水里划船的孩子,太可爱了。你看他垂到眉毛的刘海分到两边,调皮天真但不自知的少年之美,让女孩子痴迷了。山林着火了!她才不管苹果是青涩还是通红呢,她要爱的就是这样的人。
但这女孩子的爱恋,显然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女孩,这个虎妞一样的女孩,急眼了。她哭喊起来:我的娘呀,我的天!怎么就不体谅我火急火燎的心啊。她在跺脚吗?她在地上打滚吗?满脸是泥巴和泪水吗?时光的雾气太大了,反正我看不清楚。就知道她在喊叫,为爱而喊叫!
再看一首野性的诗——郑风•蹇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典型的野蛮女友,她来自儒生们都不喜欢的郑国!来自民风开放的郑国!有温暖东门的郑国!她直率,泼辣,想什么就说什么,爱得狂野,爱得不讲道理。思念之火在疯狂地燃烧,但那个在水一方的家伙,却不来看她。她生气了,她在命令:你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