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迎春花

山里的迎春花

薤书散文2025-12-25 17:27:52
下乡招生,走到一个叫褡家沟的小村子。推开陌生的房门,一位面目俊秀,中等个头,身材却很匀称的女孩手里攥着电视遥控器把我们让进了客厅兼卧室的房间。坐下之后,几位同事开始询问女孩辍学的原由,因势利导地讲起接
下乡招生,走到一个叫褡家沟的小村子。推开陌生的房门,一位面目俊秀,中等个头,身材却很匀称的女孩手里攥着电视遥控器把我们让进了客厅兼卧室的房间。
坐下之后,几位同事开始询问女孩辍学的原由,因势利导地讲起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诸多益处。女孩一边眉飞色舞地瞟着电视节目,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连篇废话”。最后,女孩说:“谢谢几位老师的关心,因为我一进教室脑袋就疼,实在不愿再去坐那凉板凳,将来别人挣八万六千三,我也不羡慕。”
大家尴尬的当口,女孩的父亲、母亲相继赶了回来,见到老师如见亲人,抢着数落孩子的不是,为了供这孩子读高中、念大学,全家人省吃俭用攒了一些钱,只可惜有心栽花花不开,磨破嘴皮子也没动摇孩子辍学的决心,万般无奈,任凭孩子自由自在。
告别了这一家人,几位同事摇头叹息,似乎对这女孩的命运担着心。起初我也是如此,当我抬起头来,看见路旁的大山,心中不免有些释然。耳畔激越的春风分明是在提示我:“山里的迎春花很快就要开放了”!能够想象到她碧玉金蕊般的妍丽、纤影素馨的雅韵。选择寂寞的大山,是因为她富有与生俱来的喜欢恬澹的秉性,如果强行把她挖走,移栽到所谓的大雅之堂,也许她会活得憔悴不堪。
一路上我总在想:快乐的生命就是拥有自己的选择。按照别人的意志去努力,无论有什么样好的结果,都不会令人称心如意的。不愿意离开山沟,那就在大山沟生活一辈子好了!
曾经在《杂文选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人生有什么好算计的”。文中写道:“所有人的命运,原来都是不确定的,不可靠的,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实际上都是一个个说不准的意外和偶然。”
作者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登山运动员桑巴,在登山时,离正确的路线只差半只脚。但就是这半只脚,使他跌入冰川陷入了死亡之谷。整整十天,他是否能活下来,成了未知数 。十天后他意外获救。大家问桑巴,十天里,你都想了些什么?桑巴说,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婚姻。二十岁那年,他险些与另一个女人结婚,只是因为结婚前,那个女人向桑巴的家人多要了一张牛皮。桑巴的家人不同意多给一张牛皮,劝说桑巴放弃这次选择,桑巴依从了家人,婚姻由此告吹。之后桑巴就娶了别人家的女人,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发现人生原本是没有规律的人生。你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什么都有可能。你原本想跟这个女人一辈子,其实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你就跟另一个女人过一辈子,那你就是另一种生活,另一个你了。你的胖瘦、你的习惯、你的所思都不一样了!
按照这样的逻辑想下去,女孩子没有选择念职业技术学校,不能说她一定失误。如果她当了工人,将来她可能要和另一个工人在一座城市里为了住着楼房而背负一身债务,愁苦一生。如果她当了农民,将来她可能嫁进一个殷实的农家,无忧无虑地活到暮年……
从那女孩现在的家庭来看,日子过得也相当富足,齐整整的四合院,亮堂堂的砖瓦房,室内有彩电、DVD、洗衣机、冰箱等现代化的设备,难怪这女孩故土难离。
假如村里的年轻人都去上大学、都去打工、都去念技校,那么,这个村子就会真的变成了某位作家笔下的《没有情歌的村庄》了!没有情歌的村庄,有悖于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生活中的人们,往往失去了自我,别人怎么想,我也怎么想,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照猫画虎地设计人生,难免产生太多的遗憾!我不赞成这个女孩过早地辍学,多学点东西,情歌会更加动听,生活会更加富裕。女孩辍学是因为上课头痛、坐凉板凳辛苦,其实是在贬损农村中学现有的教育模式,办学条件。这不过分,农村学校三月份一开学,就已经停止供暖,孩子选择辍学很无奈!
愿山里的迎春花能够有许许多多的人呵护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