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历城》的“恋爱”史
有人说,恋爱的过程,是由相识而相知,由相知而相爱,由相爱而结婚生子的过程。其实,我与《历城》的相爱,也是这么一个过程。说起来,我与她的恋爱,缺少一点浪漫。记得十年前的一天,学校传达员给我送来一摞报纸,
有人说,恋爱的过程,是由相识而相知,由相知而相爱,由相爱而结婚生子的过程。其实,我与《历城》的相爱,也是这么一个过程。说起来,我与她的恋爱,缺少一点浪漫。记得十年前的一天,学校传达员给我送来一摞报纸,翻阅之第一次发现了她。她那8开的纸面,寒酸地夹在她的兄弟姐妹中间,如同天鹅湖里飞来的一只丑小鸭。我嫌她土气,嫌她丑陋,连看也没有看她一眼,就无情地把她抛弃在墙角旮旯处,以至于她后来变得玲珑,变得漂亮,变得如小家碧玉,我也依然视而不见,冷漠地不想多看她一眼。
四年前的秋天,寒风吹走了我的轻狂,秋雨淋湿了我的放浪。寂静的雨夜中,我开通了博客,百无聊赖时,涂鸦一些幼稚浅薄的文字放在上面,权作附庸风雅,敝帚自珍。一年后,一位朋友看了我到博客,建议我把信手涂鸦的文字送给她,我说,惨不忍睹,恐伤大师的眼睛。话虽如是说,但心里想想也是。于是,选出了几篇随笔札记、岁月留痕,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战战兢兢地寄给了她。
不曾想,幼稚浅薄的文字竟也蒙过了她的眼睛。2008年10月,不足千字的《深秋夜》在“华不注”栏目中发表,让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都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确实如些!原来,她已经由小家碧玉,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端庄大方地让我喜欢上了她,爱上了她。从此,我由懒惰变得勤奋,由冷漠变得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其中的《故乡的炊烟》被崔峦先生拿来与季羡林先生的《月是故乡明》一起评读,《风轻云淡好个秋》和《春韵》分别在天津广播电台和成都广播电台上朗读,《母亲河》编入了株洲市实验学校的朗读教材中……23万字的《心灵隽语》由线装书局出版,21万字的《一窖浓郁的陈年美酒》正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中。我也被山东散文学会、济南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我与她相爱,不仅仅因为她是笔耕的沃土,还因为她是我了解方针政策的信息台。不是吗?翻看她的栏目,新闻一目了然,看点各抒已见,措施激先策后,舆论指引方向……而我在她的身上,能够能够借鉴他山之石,改己缺失,能够汲取雨露与营养,不断进步。这就是我,与她相爱的最大的收获。
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sanwen/x55365u1g1n.html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