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红楼

浅论红楼

珠花散文2025-11-03 06:55:21
我还是哭了,在第三次读《红楼梦》的时候。一次是为黛玉葬花,一次是为了黛玉魂断,终掩风流。我本以为我这种个性格的女孩子,会更喜欢凤姐或宝钗多一些的。可我还是被她吸引了,以至于在如此多各有音容的角色里,只
我还是哭了,在第三次读《红楼梦》的时候。一次是为黛玉葬花,一次是为了黛玉魂断,终掩风流。
我本以为我这种个性格的女孩子,会更喜欢凤姐或宝钗多一些的。可我还是被她吸引了,以至于在如此多各有音容的角色里,只愿为她提笔。
她是个水一般灵动的女子,淡淡的女儿香,憨憨的女儿态,低眉回首间不胜娇羞。亦如远古画卷中那簪花的仕女,皓如凝脂,皮肤沁水。可正是这样一个有感叹号组成的女子,被现实的棱角折磨的伤痕累累。那一句:“宝玉,你好……”掺杂了血泪,问薨了苍生。
依稀记得她在吃螃蟹咏菊时才冠群芳的样子,她是如此的才情过人。在这部号称“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里,有谁可以和她潇湘妃子并肩,论才?
但即使是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依旧躲不过命运的玩弄,她力盖群芳的才情,最好的诠释也只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吟。世俗容不下她这样一个理想的女子。,她的归宿到底还是扑向盛大的死亡。
读《红楼梦》我倒是也笑过,一是因为宝玉说:“什么金玉良缘,我看是木石前盟才对。”另一次是为了宝玉出家。
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剧让人纠结到揪心,因为对黛玉的独爱,所以我对宝玉的心情很是矛盾。讨厌他是因为他让黛玉为他哭干了泪水,枯竭了生命。不讨厌他是因为他至少让黛玉有了一个可哭可怨的人。
娥皇女英当日洒泪竹上成斑,遂有潇湘竹一说。林潇湘恰也是因为哭干了泪水,为情郎而香消玉殒。同样是让人怜惜敬佩的女子。所以在黛玉死后,宝玉出家是对他们不被祝福的爱情最好的坚守。
红楼隔雨望向冷,我赤血淋漓。
想长相守的恰恰有缘无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偏偏羁绊一生。人说真正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所以,我们明明好像看到过幸福朝宝黛驶去的声音,无奈曹雪芹又大笔一挥,生生斩断万千情丝。
如果说木石前盟是前世冥冥之中注定的痴缠,奈何又以金玉良缘刺痛我们理想的执念?一切仿佛顺其自然波澜不惊,却在我们心中留下斑驳的痕迹。
想当初贾家大院青年才彦绝代风华,却也依旧以最鲜活的姿态面对事实沧桑。我不敢说我参透了当时贾家大院的世情,但我肯定的是,里面的气氛一定是让人窒息的。
在那个假亦真时真亦假的大舞台上,上演的一出出好戏都是以灰色幕布作为背景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的真面目都被笼罩着。仅有几分想冲破禁锢的力量显得无力而苍白。未等凤凰涅槃便在世道长久的凝视中失去了天真的颜色。
尤其是黛玉这样敏感而又自尊的女子,她只有通过假装的刻薄维护心底的一块小小阳光。但至少她很单纯,她只会用泪水来排解心中的不快。从不会有扑蝶时宝钗那一句:“颦儿,看你往哪跑。”的念头。所以,她的泪水中,除了柔弱,分明还隐匿着深深地倔强。
黛玉的死把宝黛的爱情推到了极致。我不敢去揣测她当时的心情,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出:“宝玉,你好……”这句不完整的句子的。
是祝福?是怨恨?是无可奈何或者念念不忘?无所谓了,真的,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因为从初次见面时黛玉心想:这人是谁?好生熟悉的时候。便注定了他们一世的牵绊,所有的言语都化作喷薄而出的鲜血,从心口释放。我想宝玉,他懂。
这也让我想到纳兰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若真能这样,多好。她还是他的混世魔王,她还是她的绝代佳人,没有开始,也就无所谓结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