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种执著会疼痛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题记“猜想”,对于我而言,不过两个没有意义的音节。不愿,不会,也不敢。舌与齿轻触,擦音,气若兰熏,如吐游丝。两个薄脆的音节,却可能关乎人心,关于世情,种种。被隐匿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题记“猜想”,对于我而言,不过两个没有意义的音节。不愿,不会,也不敢。舌与齿轻触,擦音,气若兰熏,如吐游丝。两个薄脆的音节,却可能关乎人心,关于世情,种种。被隐匿的,已掩藏的,无法触及的……通通不关心,亦不敢关心。现实冷利,何苦旁推测敲抽丝剥茧苦苦相逼?真相大抵不堪,“猜想”,你敢吗?
李米敢。
一、
灰蒙芜杂的城市,熙熙攘攘的车流人群,没有所谓大片虚伪的精致场面,故事伊始,就知道,这是试图还原生活本真的片子。
香烟,雀斑,蹙眉,清澈却负荷的眼神。周迅喑哑的嗓音缓缓响起,念叨着一串莫名其妙的数字,后座的乘客闪瞬即变,李米的喃喃自语却流水般顺畅。原来这是一场关乎爱情的猜想:女司机李米,四年,疯狂地四处找寻下落不明却有不定时信件寄来的男友方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李米就这样游走在一场找寻的梦靥中,眼神清澈却如被困的兽,禁锢的张惶的挣扎的。瘦弱的身躯套这大大的衬衫,在生活、思念和猜想中煎熬……执著得,让人心疼。
镜头一切,仍是这个不加修饰的灰蒙城市。菲菲眼神遥远地对马冰倾诉着,一场名称复杂的手术,病痛,吸毒,戒毒,离婚,孩子。
以为这是一个城市里相似而不相干的剧目,关于女人的迷惘及痛楚。
天桥上无名青年哲人地吟咏着辛波丝卡的《用一粒沙观看》,以自由落体的形式,去了他的殿堂,却在人间猛地撕裂生活伪平静的面目。李米,方文;菲菲,马冰;裘火贵,裘天水——三条貌似平行的线,自此纠结。
剧情以悬疑的面目步步绽放,命运的手翻转翩迁,终于,李米遇见了方文。可是他说他不是方文,他是马冰,他身边有了菲菲。看着李米由喜转怒再生悲,看着她泪留满面亦步亦趋地跟着方文或马冰,看着她卑微而怯懦地背着信上的字字句句,看着她歇斯底里地嚎啕大哭……我不知道世界为什么不能对李米对我们,温柔一点点。我也不知道,要多大勇气,才能一直找了如许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然后看着久违的爱人变成路人,和别的女人离去,转身飞奔前还硬忍泪水故做镇定地说,如果我真的认错了,那我跟你说对不起了。
哀伤,无处可躲。爱情的味道,竟是这般苦涩。四年,决绝的找寻,青春和痴心的付出,真相撕裂至此,却换得千疮百孔的痛。午夜辗转难眠,依稀的梦里,脸上印着斑斑泪痕,苍白着脸,将那些信一一焚去,容色平静地痛苦重生,艰难,却是必需。李米和方文,似乎从此毫不相干,不再相干了。唱K,狂欢,李米笑了。将明未明的晨光里,友人散去后,她的笑却渐渐敛去。眼神落寞得如此彻底。
如果这是最后的结局,那么就真的如同许许多多庸俗的故事,可是这是电影,用学术语言表达即是创作要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所以,情事未央。
后来的后来,马冰是方文了,他成毒贩了,他回不去了,他又给李米来信了。他跳桥了,一如那位青年,自由飞翔的姿势,落到他的爱人面前。他回来了,满腔隐忍的爱,血的方式。李米的世界沉寂了。
看方文录的DV,憨憨地摸摸脑袋,一时无语,怔怔地对着镜头傻笑,像看着李米一样,腼腆,平实,生动地,傻笑。
镜头外,李米也跟着笑了,真正的笑,仿佛年光并未走远,仿佛仍是四年前的从前。镜头内外,阴阳两隔的人,因着一朵生生不息的名叫“爱情”的毒花,竟笑得如此甜蜜又酸楚。
方文反复说着超市说着自己要是真的回不去了。四年,他竟在最近的地方以最远的距离爱着她,另一种方式的触摸不到的恋人……到底要爱得多决绝,才能这般深沉啊!
李米终于笑了,笑着哭了。这结局,没猜到。
最后的最后,李米在天桥上轻描淡写地述前尘:我们上中学的时候相爱,后来一直在一起。我们学习成绩都不好,都没考上大学……我们都不起眼,没有人在乎我们……后来他跟我说,遇上我是他这么大最开心的一件事。
昏黄的画面,背后是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周迅喑哑的嗓音参杂了历尽艰辛的苦楚,爱情的气息在最后弥漫到极致,却又不仅仅是两个人的风花雪月。一个人的爱情碎了,世界照样忙碌,我们依然得继续生存。李米语不成声,转过了脸,单薄的身体对映着桥下奔腾的车流。孤独总是个人驱不散的梦靥,谁都在生活里挣扎,无论是为回家而运毒的裘秋贵为找小香而被骗的裘天水还是妻子出墙的叶警察。小人物的悲欢,于这个轰轰烈烈的时代,真的无足轻重。
二、
想起另一部电影,《生日快乐》,女主角有相似的名字,小米(刘若英饰)。小米与李米是截然不同的人,她怯懦,因为内心的自卑和不安而跟深爱的男友分手。男孩说,会一直等她。有一天,小米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勇气去相爱,没来得及说,男孩说,我不想再等了,我有了别人。她故作镇定地说好,只在每年生日的时候等待“在另一个城市”的恋人来封生日快乐的邮件。而男孩,早在说不爱前预见了死亡,他骗了她。只是小米不知道,她小心地保持内心的角落,偶尔想念,只要他安好,自己也幸福。
最终都没能跟爱人在一起,李米和小米,是两种极端。前者是疯狂而决绝地执著,要答案要原由要一清二白的面对面的坦诚,后者是脆弱而小心地躲避,即使崩溃也不敢当面质问男孩为什么不守诺到底爱不爱她。
曾爱煞了一首歌,那时刘若英还年轻,可以白衣白裙地在浩浩荡荡的午后长风里赤着脚肆无忌惮地大声唱: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我想,这首歌比《那时的月亮》更适合李米。
好些年过去了,刘若英是过了那样敢爱敢恨的年纪了吗?她编剧主演的小米,那么小心的守着自己的心,爱情叹息一声,终于只留下缱绻的影。李米身上或许还能看到些许为爱痴狂的青春恣意。我们不勇敢了不执著了,是我们长大了,还是我们怯懦了?
太执著,挖开一切善意的恶意的伪装,只求得玉石俱焚的明明白白,疼痛了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爱人万般无奈的心。李米最后确认了方文的爱,只是代价如此惨烈,如果猜到了这结局,还会有故事的开头吗?
有时想,如果换作小米,会是怎样?她会安静地等待,安静得看信,安静地想他为什么离开,想完了没有答案,那就继续安静地过自己的时间,一个能对你絮叨琐事的男人,必定有颗爱你的心,相信,等待,其实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sanwen/x33u64s0r2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