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知识分子及野种在形而下空间里的命运

传统知识分子及野种在形而下空间里的命运

死生啕气杂文2025-07-28 23:32:56
几天以前,读到不如一默写给我的一个自称为“晕帖”的回帖,率性之语,令人感慨。帖中,一默兄谈及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及命运时,语多踌躇且乎欲言又止,然则胸中一股郁勃之气,看似刚开了头便又煞了尾,其实俱已奔
几天以前,读到不如一默写给我的一个自称为“晕帖”的回帖,率性之语,令人感慨。帖中,一默兄谈及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及命运时,语多踌躇且乎欲言又止,然则胸中一股郁勃之气,看似刚开了头便又煞了尾,其实俱已奔腾而出,遮拦不住。我在回复一默兄该贴时,承诺就知识分子与政治相关主题草就一篇文字,以为商榷。关于知识分子与政治关系及主体文化底蕴等相关话题,我以前曾在坏菜说三国系列及徐烟柳论宪政等贴子里,曾约略有所论及,今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西文化比对的方法(主要谈论区别,无意在此进行价值评判),展开作此文。这些观点之论,不过是本人一己之见而已,诚望获得一默兄及杂谈各位方家的指正及赐教。
——题记
本文篇幅稍微长了些,为了让有兴趣的朋友方便阅读,分为四个小部分:
【一】传统文化底蕴:一方局限于形而下与植物化生长之院落
【二】儒学:一只筑就传统文化猪栏的道貌岸然之手
【三】政治化时代:一张阉割思想的亢奋之温床
【结语】真正的野种:无论穷达,永远都在寻求超越

【一】传统文化底蕴:一方局限于形而下与植物化生长之院落
我在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具备春秋战国后所形成的基本价值观特征趋同的群体行为方式,其核心特征是,形而上的发育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哲学高度。与大约同时代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相比较,不难梳理出这个特征。从苏格拉底说起罢。苏格拉底被处死,其中一条罪状便是渎神;这样的罪状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因为在中国的文化生存中没有这样的神的存在。类似的行为,则更多被视为欺君犯上,愧对列祖列宗,如此而已。因为缺乏一个超越的神或形而上的精神力量,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难以形成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至少在主流上从未出现过。可以说,这造成了中国文明在早期阶段就形成了“天人合一”或“身心不二”的一元化思考方式,在哲学观念上就杜绝了绝对的独立的存在。中国文化观念中,在描述或探讨世界万物及人类的由来时,出现过这样的“神”或“道”,这个“神”或“道”也非绝对与超然,譬如,盘古开辟了天地,自己也化成了日月星辰以及自然世界,最终与万物融为一体;譬如,易经中的“太极”,同样渐次生成两仪、四象、八卦、万物,最终也存在万物之中,宇宙之内,根本不可能出现如西方那样绝对独立的神或高高在上的上帝。老子的“道”应该是超越的,可惜从诞生开始一直到今天都仍处在模糊朦胧的萌芽状态中,仅仅是一个形而上的胚胎而已,几乎没有成长过。更遑论孔圣人的儒学了。从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不难看出,孔圣人除了关注政治及家庭伦理,对自然世界一无所知亦毫无兴趣,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那不过是一些极为浅薄的道德伦理规范而已。类似《论语》这样的文述,非但高度不够,而且还充满着无是非,等生死此类浓郁的犬儒色彩,换句话说,无非就是倾向植物化生长,让人们去做无知无欲的满地庄稼。
于是,在这种文化观念长期熏陶下,中国文明只能在“天人合一”一体化观念中对认识对象进行模糊的感知,用阴与阳、表与里、日与夜这种互为补充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认为人与宇宙只为相互依存的整体,强调物物和谐,如此忽视对原动力的关注,又能超越些什么呢?由此可以看出,建立在这样认知基础上的传统文化,更是无法让独立“个人”存在拥有足够广阔的空间。
相反,西方人看取世界的角度与中国则大相径庭,大异其趣。西方文明源头之一,古希腊哲学思想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追问,世界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人又是什么?这是永恒的疑问,百思不得其解时,他们就很容易接受了关于上帝存在的信仰。尤其是在新教之后,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通过各自的心灵与上帝沟通,而在上帝面前,人与人之间只有差别,没有贵贱。人与人之间没有也无需敬畏,平等与尊重有了自下而上的土壤。不同的人的各种性格得以张扬,即使是行为出格的人,也较容易得到人们的容忍与理解,因此人格平等的意识得以整体出现,不难想象。同时,由于在西方这种二元对立乃至多元对立的观念意识驱使下,可以出现灵肉分裂,可以出现社会矛盾对立,可以出现人与自然相抗,正是由于其文明存在着绝对独立的属于超越的神的空间,必然在逻辑上形成这么一个认识,即人类也是宇宙的外在力量。这种认识导致的后果,首先是肯定实体的独立的存在,进而致力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由此发展起近代科学技术。
再从政治即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上看西方世界如何演绎。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分崩离析为无数个由教皇统治和管辖的大小不一的教区和国家。它们相互依存,又彼此分离,再没有统一过。这是欧洲与中国的巨大差别之一。经过中世纪几百年的频繁兵灾与混乱,世俗权力终于从神权统治束缚中挣脱出来,形成皇权与神权分离的局面。这又与中国“奉天承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有天壤之别。此后又经过几百年的革命斗争,其中有贵族反对王权独裁的斗争,有资产阶级反对贵族统治的斗争,也有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斗争。此外,在宗教信仰领域,有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垄断的新教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崇尚理性和人性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在生产力领域则产生了以科技为主导的工业革命。欧洲,主要是西欧由此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多元化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
这个体系赖以生存的世界中,神权与政权并行不悖,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而政权之外,世俗社会中又有众多独立的商会和各式行会及文化机构,它们不依附于统治集团,因而得以在很大程度上表达自身的经济和政治意志,并与政权机关形成纵横交错的相互制约关系,导致代议式民主政治制度形成,并日趋完善。

【二】儒学:一只筑就传统文化猪栏的道貌岸然之手
中国社会则呈现出与西方具有本质区别的发展方向。由于传统生活与社会意识中,独立的“个人”意识和价值观极其淡薄,并随着儒家学说的形成,及政权上独尊儒术的进行,必然导致儒家学说出现整体化的泛滥。推行这种外表是儒,里面是法的儒学,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执行胡萝卜兼大棒政策,结果深切地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并最终打上了猪栏的印记。
其一,儒学尤其是《论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