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每天晚上都去”及其他
“县委书记捡垃圾”,这是最近炒得比较火的一则新闻。传山西省志丹县县委书记祈玉江三年捡垃圾,捡回个全国文明县、国家卫生县,又传志丹县正准备借此东风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当然,在世风日下为官在上的时代,一个县
“县委书记捡垃圾”,这是最近炒得比较火的一则新闻。传山西省志丹县县委书记祈玉江三年捡垃圾,捡回个全国文明县、国家卫生县,又传志丹县正准备借此东风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当然,在世风日下为官在上的时代,一个县委书记能在任上身体力行,“几乎每晚都去”捡垃圾且能做到“这一举动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而日久入人心,实属不易。能采取这种方式达到“创建”的目的,不失为一种崭新的工作方法。能否在全国推广,那是题外话,今天不表。但我总觉得,这件事很让人犯囧,其囧相有四。
一是,一个人,花三年多时间,是否能捡遍县城的大街小巷?
捡垃圾和丢垃圾的人都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即你前脚捡了,他后脚就丢,垃圾是无论如何都捡不干净的。城市的保洁员遍布大街小巷,都无法把城市收拾得像个“宜人居”的样子,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以完成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祈玉江完成了。这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就是领导躬亲的模范带头作用,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到这里才得以体现。县委书记捡垃圾就把一个城市给拾掇干净了,不是因为他有三头六臂,而是因为“上行下效”的魔力在发挥作用。县委书记捡了,副书记该不会袖手旁观吧?副书记就出门了。副书记捡了,局长就不会袖手旁观。局长捡了,科长就不会袖手旁观。以此类推,可以直达居委会主任直至楼长。
这个示范作用不可低估,那些还没有完成创建任务的县市区,估计也会采用这种身先士卒的做法,以完成各自的创建大业。
突然就心生一个疑问,如果县委书记“几乎每天晚上都去”打麻将或者都去泡澡,这个县估计就能成为一个“国家级麻将县”或者“国家级泡澡县”了。当然,这个称号不雅,也没有这项恶俗的荣誉,那就换一个新的说法,反正中国的语词是如此的丰富,任何贬义的事件都可以用褒义词去表达。麻将是不是一种文化?泡澡是不是为了身体健康洁净?该县兴许会因此而评为“国家级文化县”或者“国家级全民健身先进县”了。
若县委书记“几乎每天晚上都去”收受礼品,估计这个县要不了三年就可以成为“国家级招商引资模范县城”了。
反正大家都在盯着一把手,你怎么干,我就这么干,叫做上行下效。当然,“上行下效”是个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好。
好在祈玉江同志是做了一件对人民相当有益的事,所以值得表扬,但这件事暴露出的一个问题还是不容小觑,即,长官意志在中华大地是极其盛行的,祈书记夜深人静四处捡垃圾,本是默默无闻的,当大家知道了这件事后,谁还敢捂在被窝里?谁还敢泡澡打麻将?只好放下手头的活儿,赶紧披上衣服出门。不久,志丹县的火钳铺肯定很火。
所以,自古及今,当老百姓能碰了一个“人民的好书记”,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我们的幸福往往就建立在一个好“头儿”的身上。重庆涉黑案之所以频发,就是那里有一个坏“头儿”。这正好为我的命题找到了一个反面的佐证。
二是,谁能证明县委书记祈玉江同志“几乎每天晚上都去”?
即使不是县委书记暗示了下属,自己“今天晚上要去捡垃圾”,也是出于某些人的暗中安排,再加上记者月黑风高的一潜伏,这世上就根本不存在不能报道的隐私。
更有可能是新闻的“必需”。
当然,县委书记“几乎每天晚上都去”捡垃圾肯定不是作秀,这一点无庸置疑。因为要三年零三个月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即使是普通人这“秀”也是作不了的。但问题是这个“几乎每天晚上都去”的说法太诡异,是谁在替县委书记考勤?还是出于某种推测,或者出于某种新闻的角度去考虑?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县委书记“几乎每天晚上都去”捡垃圾这件事到了三年零三个月之后才报道出来,应该说,县委书记即使一年来“几乎每天晚上都去”,也能成为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了,干嘛要雪藏到三年零三个月以后才报道出来震惊全国?新闻的及时性在这里被谋杀了,而所谓县委书记三年零三个月只要在志丹县,“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去”,仿佛就变成了一场精心的预谋。该不是因为评上了“国家级”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吧?
反正,这则新闻很不地道,因为它很经不起推敲。
三是,这样开展工作,是否太低效太窝囊?
县委书记“几乎每天晚上都去”捡垃圾,在我看来,实属无奈之举,也许城市的积垢太深,加之下属官吏又不听使唤,他实在是无计可施,只好使用史上最无奈的苦肉计了。记者“暗访”时实录了祈书记正在发火的一组镜头。“他质问城管局负责人:‘保洁员哪里去了?’‘都下班了!’城管局负责人说。‘保洁员不是每晚11点下班吗?’‘今天是周末……’在祁玉江的追问下,这名负责人有些支支吾吾。‘是啊,今天是周末,你们以为我回家了,就可以早早下班了吗?现在没有保洁员,大家亲手捡吧。’听到县委书记说到这里,赶到现场的干部谁也不敢吱声,一字排开在马路上开始捡垃圾。”仔细玩味这个场景,就觉得很有意思。
照理说,一个城市的卫生应该是环卫局或者城管局的事,但环卫局或城管局管不了自己的下属,下属也管不了保洁员,这卫生总不能不搞吧,现在,只好“大家亲手捡吧”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至少志丹县的局级单位,其执政能力就这个样。如果不是碰到了一个喜欢捡垃圾的县委书记正在身体力行,这个城市还不知道会脏成什么样子。
我以为祈书记说得最窝囊的莫过于那一句“你们以为我回家了,就可以早早下班了吗?”可以想象,如果祈书记去市里省里中央里开会或者学习去,或者某天被调走了,志丹县的卫生肯定完蛋了。市民的一句话正好印证了这一推测:“祁书记经常来,谁敢不讲卫生?”撇开这句话的奴才性不说,单这弦外之音就够囧了——如果祈书记不经常来,谁都敢不讲卫生!在这里,书记和市民的关系,很有点像不自觉的小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志丹人的觉悟实在够低!你卫生了,幸福的是你自己,哪有为了县委书记而打扫卫生的?
另外,让人担心的是,一个城市,除了卫生,还有很多事要一把手去办,且要办好,祈书记还管不管其他行业?他应该有很多事情要去做的。如果事必躬亲,除非他真的分身有术。比如志丹县要是有乱排放怎么办?是不是“几乎每天晚上都去”排污口蹲守?或者志丹县可能会有黑作坊制造假酒假烟假豆腐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zawen/xd736f4mhm1.html
上一篇:江南的琵琶
下一篇:三傻大闹宝莱坞留给教育的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