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六记
狗祖先记越是荒僻的深山,越是有一些古怪的事儿,有些看过也就忘了,有的却是一生也难忘掉,如把狗称之为狗祖先,就仿佛火烙过一样,烙到骨子里去了。我也不知道有谁见过把狗称之为祖先的?又为什么要称狗祖先?因为
狗祖先记越是荒僻的深山,越是有一些古怪的事儿,有些看过也就忘了,有的却是一生也难忘掉,如把狗称之为狗祖先,就仿佛火烙过一样,烙到骨子里去了。
我也不知道有谁见过把狗称之为祖先的?又为什么要称狗祖先?因为在我看来,祖先可不是随便能乱称的。
我的老家骆騋山,有秋天收割了稻谷后第一顿新米饭,狗先吃的风俗。
传说远古时,发天大的洪水,又闹瘟疫,惟有一条狗,从洪水瘟疫中逃生,并咬住一束稻穗,保住了稻种。从此,人们因感念狗叼来了稻种,便在秋后吃第一顿新米饭,也就是俗称的尝新节时,尊其为狗祖先。
这一天,打酒割肉,甚是热闹。近晌午时分,人们先在堂屋的神龛前烧赙子,亦叫符纸,然后祭天地,祭祖宗,祈祷风调雨顺,子孙安康,之后,就阶沿上唤过狗来,盛上一大碗白米干饭,拈上几块肉,搁在菩萨跟前的地上,让狗先吃。
“狗祖先,狗祖先,天干吃饱饭,岁岁保平安。”狗在大嘴大嘴地吃饭吃肉,人在一边念念有词,上香叩拜。等狗吃过后,人们才开始上桌吃饭。
写到这儿,我又想起外婆她老人家了,手捧香,面对神龛上的菩萨口中念念有词的样子。亦想起学堂那间地面坑洼不平的堂屋,也想起那条摇尾乞食,感恩不尽,一脑门子雾水的大黄狗:怎么,今天个还有肉吃?
祭牛王菩萨记
旧时,津邑之地有两大码头,一是水码头白沙,再就是旱码头李市了。
李市在骆騋山西边,笋溪河边,是一块平坝,因而又称李市坝,是津邑之地不多的几个出产富庶的坝子之一。李市又是牛市,是方圆百里最大的牛市,牛贩子往返于蜀与黔地,将此地的牛贩到贵州。此地的牛好,勤劳、听使唤,又少有病害。
记得儿时,随外公去李市赶场,外公就去牛市上看牛,牛市在河边上,还没走拢,牛屎牛尿味儿就扑了过来,还有老牛哞哞的叫声。那次买的是小牛,一不大的牛儿,先扳开嘴看牙,再前前后后看身架,后来,外公就牵着它回学堂了。
在乡下,牛是庄稼人的命根子,没牛,开春了使啥犁田?只能立在田坎上,空看了一树寂寞的桃花。没人愿意看寂寞的桃花。
六月初一,牛王菩萨生,要祭牛王菩萨。
过去,骆騋山东边的山岩上有座牛王庙,供奉的是一尊人面牛身,且骑在牛身上的菩萨。模样狰狞,但眼神温厚。之所以模样狰狞,不狰狞,能吓走瘟神恶魔吗?牛王庙一般为牛贩捐建,也就是牛贩子或猪贩子,再就是偏二客们,啥叫偏二客?就是经纪人,捏着手指头,在衣裳或围腰下比划价钱的那些个人。也建行会,保护耕牛,立约,禁屠宰。六月初一这天还要唱戏,到庙子上香,祭牛王菩萨。这时季,春耕已过,秧子也已经栽完,牛干完了一年里最累的活儿,歇息了。
老百姓也会在这天来庙子进一炷香,以了结供奉牛王菩萨的心愿,说来就是祈求菩萨,保佑耕牛平安,尤其是冬天,因为山区特别冷,牛容易生病,甚至死亡。说来,中国过去的社会就是一个农耕社会,农民家家都得饲养耕牛,以保证开春后,能有牛耕田耙田。
我记得下乡当知青那时,是农民最苦的日子,啥都缺,啥都没有,唯独不缺苦难与饥饿。可即使这样,一旦到了栽秧季节,却依然人按人头,每人供应四两肉,二两栽秧酒。牛呢?则按牛头,每头供应十斤胡豆,一斤盐,胡豆泡胀,撒上盐,牛吃了犁田才有力气。为了防止人将牛的胡豆吃了,生产队每天还派人监督,看着牛吃了胡豆,才将牛牵下田。那时,牛是神。能不是神吗?如果牛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腿瘸了,生病了,田怎么耕?庄稼怎么种?
而建一牛王庙,表面上看,是祈求牛王,保佑它的牛子牛孙们平安无事,实则是想求一个风调雨顺,农事兴旺。说白了,有顿饱饭吃。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过去是一个农耕文化的社会了。
人只有衣食无忧时,才有兴致于桃花,不然,桃花就该是空寂寞了。
可牛最终仍是没能摆脱被宰杀,哞哞的惨叫之后,牛的血渗进山野。
可我看到仍是桃花,只是已经变得血红。于是我方明白,其实,牛是在用自己的血祭祀自己。我想,这就是祭牛王菩萨了。
拜月神记
秋风起了,乡下的风俗,中秋赶节。
中秋这天是八月十五,这天,乡下人就舂糍粑,就是用那种青棡或柏木做的碓窝棒,在碓窝里舂,然后就是烙糍粑、煮肉、煎菜,吃晌午团圆,也就是俗称的赶节了。
拜月神是在晚上,俗称拜月亮菩萨。也有的叫拜月婆。上香、叩头、祈愿、送月,但叩头有的跪叩,有的不跪,站着叩,有些儿像作揖了。
至晚,月亮从东山顶上升起,山野一片清光。农家就在院坝,支上一张香案或桌子,焚上香,供上糍粑、菜蔬和肉,然后就拜月神,即对月祈祷。
我看见外婆拜月神时就是两眼紧闭,两手握着一把香,对着东山升起的月亮不停地拜,口中喃喃念道:“月亮菩萨月亮婆,一把香来一把火,保佑他,也保佑我,子子孙孙不生疮,不害病,鸡满圈,鸭满圈。五谷丰登粮满坡……”要不就是流年大吉、走路发财什么的。但多数的,还是问病求姻缘。
没见过外公拜月神,如果有路远没走的客,他就与客说话,摆龙门阵,如果没有,他一般就提着马灯上牛栏屋,老家叫“支亮”,要么给牛添草,要么清扫新拉的牛粪。外公是一个很爱清洁的人,也很爱牛。
过去,骆騋山的仙姑庙兴拜月神,是夜,香客熙熙攘攘,香火袅袅,有青年女子,也有青年男子,都说,这晚拜月神,能求得一份好姻缘。其他寺庙,也有兴拜月神的,年轻女子就去寺庙烧香许愿,祈求一份好姻缘。
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不能没了心愿,心愿是虚无的,很缥缈,但人在很多时侯,又岂离得了心愿?连心愿都没有了,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仅是一副躯体的空壳,能说还有意思吗?
祭太阳菩萨记
冬月十九,太阳菩萨过生,也就是生日。这一天,是须祭太阳菩萨的。
冬月十九这天,人们不说晒衣裳,或晒太阳这样的话,因这天是太阳菩萨过生,一年累到头,他老人家也该歇歇了。想来也是,于是大清早,人们就在地坝的东边焚上香,多为三炷,供点吃的,也就算是祭了太阳菩萨了。祭过太阳菩萨,人们就盼望,明天该出太阳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风俗?
冬月里,太阳本就少,山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sanwen/xi54ud5t10g.html
上一篇:别让爱变成一种痛
下一篇:老师,一声称呼不由你不心境庄严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