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红袖添香

今夜,红袖添香

究详散文2025-09-28 15:19:27
今晚,我坐在灯下,打开电脑敲打着文字,丈夫中午就与一班的朋友在一起喝酒,喝高了,晚上又接着喝。我很生气他的这种作为,要想学醉里挑灯看剑,首先也要看看自己几两几斤才行的。也从未觉得整日里醉三麻四的是大丈
今晚,我坐在灯下,打开电脑敲打着文字,丈夫中午就与一班的朋友在一起喝酒,喝高了,晚上又接着喝。我很生气他的这种作为,要想学醉里挑灯看剑,首先也要看看自己几两几斤才行的。也从未觉得整日里醉三麻四的是大丈夫所为,更加不觉得要每每喝醉才是男子汉们之间的豪爽。更不要糟蹋了“煮酒论英雄”的气度。尽管酒是好东西,能舒筋活血、延年益寿、美容养肤。可惜“过高”就变成毒药了。我只能眼睁睁看着毒药素毒着他,他却不听一句劝告。我对他说,能喝不见的是真英雄。不是有句俗话:一切皆以稀为珍贵,一切皆以少而为宜。
中午八九个朋友坐在一起,喝了五瓶白洒,还喝了少量的啤酒,酒过三询以后,这也就是酒的感染力。在男人们的眼中,没有酒好象一切变淡了些、有了酒一切也变浓了些、一切事物也容易处理了些。所有的情意也似只在酒中独存,不知道是因为酒的魔力,还是男人们的借口。反正,醉眼朦胧的时候,一切好似都有了吸引力、号召力。于是他坐在位置上,对我呼风唤雨起来,一会儿让我去让服务员热菜,我进了厨房,一些男女服务员正在追一只大老鼠,把一些女服务员吓得惊叫起来。我上二楼与他们讲了这些经历,还没坐一会儿,他又让我去买一瓶白酒,一会儿又让我喊服务员送一碟饭或是下点面条。这些男人为了面子而活,真希望,为其身体着想;为其所爱之人着想;更为其心疼关爱他们的人着想。中午他们在半梦半醒之间,就嘎然而止,但晚上又接着喝,回家时一幅烂醉如泥的样子,真不是什么豪放的表现,也不该叫大丈夫。因为那一刻你抛弃了爱你的所有人、也放弃了他们对你的爱、更放下了自己应有的责任。酒细细品,够劲今夜,红袖添香只为一壶浊酒想入非非。
人似乎很脆弱,很容易受诱惑。每天打开电脑,网上有很多精致漂亮的文字,我愉悦这些文字,但是阅读过半以后,我的心无端地被网页角落里的一些小广告小信息所吸引。那是些明星的逸闻,峰芝恋婚变,或是揭秘新《水浒》的潘金莲为啥不能有幸福等,或一些政要的丑闻,或散佚新奇的史料,于是眼牵心,心牵手,点击。结果,自己就像中了一个连环套,离奇的世界无休无止,真佩服那些网页的制作者,怎么找来了那么多新鲜的玩意?他们可真是充分揣摩了网民的阅读心理,要不怎么弄得人的眼睛都舍不得离开辐射的光屏?猎奇的心理是欲壑难填,每个晚上有好几个小时我就被网络上的这些个稀罕东西牵扯着。夜深人静,关上电脑后反思,颇觉后悔,发誓明日绝不这样,可是到了第二天,又是昨日的翻版。我觉得这样无所事事,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于是我痛改前非,对网站里美文进行深阅读,我打开电脑篇篇或清丽或脱俗或哲思的文字在这温柔的夜里舒展开来,向我伸出美丽的触角。,细读每一篇文字,如同轻抚每一个寂寞的灵魂。对那些终日的生活内容是:手中的小麻将,屏幕上的小沈阳,腾出空来泡酒吧的人不屑一顾。后来丈夫爱看小说,我试着想学学红袖。在他的旁边站立,为他加水,为他递去香瓜子,他看到喜欢的文章,让我拿笔纸,他要抄写下来,读书也是一种“文火”工夫,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咂摸字里行间流露的理性和情感,但是这种功力我们却在慢慢把握不住。不一会儿,他就也为网络里的一些东西所诱惑,与几个人来到一个房间,打八十分了。或是打开QQ里的农场,种些菜,到牧场去看看能否偷偷收获别人一些东西。如今是电脑信息时代,生活上,工作上都讲究一种快节拍,白天人累了一天,到了晚上,既使你有了闲适的心情去读书,恐怕也不须“红袖添香”来伴你夜读。不过在网上能有一两位红颜知已,在文学网站与你共同欣赏奇文佳作,在留言里与你共同探讨各自的心情,那种闲适的境界不就是“红袖添香夜读书吗?
红袖除了有姣好的形象外,还必须有高雅的气质,她既要秀外也要慧中。她是立体的,又是富有动感的。她能知热知冷,知心知肺,甘苦以沫;她能共和诗画,共弹琴瑟,共剪西窗。总之,她不是单纯的一幅画,她是有血有肉,有内涵有思想有灵性的一位红颜知己。有了红袖这个最重要的前提和最重要的角色,我们便可以打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飞翔在历史的时空里。我们有理由可以设想出这样一种情景:一桌、一椅、一盏青灯和满屋厚重的古卷,映衬着读书人那单薄而孤寂的身影。窗外,月光如水,或是雨雪霏霏,偶尔有一两声遥远的犬吠,给这夜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这时,门轴“吱呀”一声,先是闪进来一只红灯笼,亮着迷蒙的光,接着便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轻盈的身影翩然而至。于是小屋里便有了温暖,有了生气,有了活力,有了诗情画意,有了温馨的情调。
回望历史,红袖添香无论是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也好,还是作为一种镜花水月中的幻影也好,它确实给历代的读书人带来一些浪漫主义的情调,给读书人枯燥的苦读生涯增添了几许亮丽的色彩。即便是作为一种幻想,有时也可以撩起厚重的历史和现实的帷幔,使读书人暂时搁下手中沉重的书和心中的累而得以放飞自我、放飞心灵。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