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半开

花半开

高畅散文2025-11-09 05:39:17
她在数学教育(一)班,他在中文教育(二)班,虽都在一个学院,却是相逢不相识,所以各自不知彼此存在的在校园里穿梭着,她去图书馆博览群书,却懒于码文字;而他也去图书馆,借了书就奔校文学社,忙于校正文字。要
她在数学教育(一)班,他在中文教育(二)班,虽都在一个学院,却是相逢不相识,所以各自不知彼此存在的在校园里穿梭着,她去图书馆博览群书,却懒于码文字;而他也去图书馆,借了书就奔校文学社,忙于校正文字。
要不是大二时的一场与她无关的聚会,她和他之间也许不会有什么故事发生,问题是她却偏偏参加了,难道是冥冥之中的定数,抑或是劫数,总之相遇了。
那天宿舍里就剩她和室友了,室友在涂脂抹粉,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的,还不时的让她给长长眼。她看到室友把所有能穿的衣服全翻了出来,皱皱的一床,一如室友此刻的心情,她“扑哧”一声笑了,问,你这是去参加老乡会呢,还是会情郎去啊。
室友兴奋的说,都有,都有啊,那你帮我看一看穿那一件合适,快点了,别磨叽,求你了。她知道室友暗恋她自己的一位老乡,便看了看一床待字闺中的衣服,挑了一件说,这件和你最搭了。
后来室友问她,有空吗。她说,没事可做。室友说,自己太忐忑了,你和我一去吧。她本不同意,但经不住室友的再三苦求,同意了。
聚会时,室友依然忐忑,他比较活跃,串场呢,他和她第一次正面相逢了,在碰杯时,她知道了他在中文教育(二)班,他知道了她在数学教育(一)班,仅此而已。
若不是那一次碰撞时的相逢,故事也许会就此结束了。
那天傍晚,他一手拿着烧饼,一手端着牛肉汤,低头吃着,脚步依然匆匆的;她去干吗去,记不清了,可以断定的是不是去吃饭,低头沉思着,也是步履匆匆的。
在“哎吆”声中相遇了,他把牛肉汤全洒在了她新买的裙子上了。她刚欲恶语相向,他却在说,你--你可是。。。。。他说出了室友的名字,她在态度上便不好怎样了。
他直说对不起,还说要给她买条新的裙子。她没好气的说,不用了,算我倒霉了。
第二天傍晚,有人说外面有人找她,她便莫名的出来了,一看是他。
他忙说,我给你赔礼来了,说着便把一个袋子递了过来。
她心里明白里面是什么了,说,这个我不能要的。
他说,这是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才找到的,现在若不要了,也记不清店铺了,恐怕也退不成了,浪费了多可惜啊,你说是吧。
她的那件裙子已不能穿了,也许是因为喜欢这条裙子吧,她说,这样吧,我收下裙子,但我要请你吃饭,这样才算两清。
他点头应允了。
她所不知的是从此不仅没两清,反而悱恻了。
吃饭时,她看到手里的一份校文学社的册子,问,你参加了文学社吗。
他点了点头,递给她看。
她随手翻看了一下,说,文章还不错呢。
他说,你也喜欢文字呀。她点了点头,说,没看出来吧。
他笑了,说,看出来了。
他们便聊了起来,他很叹服她的独到观点,她也惊奇他的睿智才华,总之,天南海北的文学事,聊得很投缘。
也许是因为有了缘,不论是哪种缘吧,在时间的催化下,爱的种子萌芽了。
当然了,恋爱了,校园的角角落里,花前月下,难免留下卿卿我我的身影。
时间在牵手时,摇摇摆摆的柔情蜜意中,流逝。
转眼大四了,毕业了,他们没像别的情人那样抱头抹泪。
她说,有缘还会相遇相知的。
他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那一年,她所在的城市是试点,教师分配,而他,就没这么幸运了,自谋职业打工到了外地。由于他的漂泊,他们间断了联系。
后来,她相夫教子了,淡忘了。
若是没有网络带来的多彩生活,故事也该结束了,然而事实证明假设是不存在的。
孩子大了,她也有时间顾暇自己自喜爱的事情了,尝试着写写博客,发发微博了。
偶尔一天,她心血来潮,尝试着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无果,忽然想起他绰号来,又尝试一下,出现了,她打开页面浏览了,那清新的文笔,是他特有的,不用探究就是他了。
她从头至尾阅读起来,不愿漏放过一个标点符号,知晓了他的心情故事,她在潜意识里,总想找到一些有关自己的只言片语,然而,纵寻觅了千遍万遍,也不见有任何蛛丝蚂迹。
她有些失望了,极度的那种,然当她冷静下来,想想这样也挺好的呀,忘了就忘吧,无牵挂的。
她却仍心有不甘,想加他留的号码,一想又何必呢,他有他的生活,何必打扰呢,毕竟物非人也非了,就这样关注着他吧,知道他挺好的,也就够了,也许相见不如怀念呢。
她告诫自己:就这样关注着吧,也挺好的。
她忽然想到一句话:喝酒微醉,看花半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