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梦想无疆

生命有,梦想无疆

挤塞散文2025-12-04 00:58:45
一人类基因的潜意识里,自始存在着一个了无终止的梦想情节—“自由飞翔”。婴儿自蹒跚学步向往奔跑,少年于自由奔跑梦想飞翔。力之不足,助以驴马;速之不达,借以鸢鸟;羽之不至,凭以航器;意之不逮,资以梦想……

人类基因的潜意识里,自始存在着一个了无终止的梦想情节—“自由飞翔”。
婴儿自蹒跚学步向往奔跑,少年于自由奔跑梦想飞翔。力之不足,助以驴马;速之不达,借以鸢鸟;羽之不至,凭以航器;意之不逮,资以梦想……
人类飞翔的梦想,最初始于行走和奔跑。
因为各种原因,我经常获得各种行走和奔跑的机会。其实,说“行走”和“奔跑”未免矫情,无如说是一次又次梦想的“飞翔”。
譬如说,我曾经无数次徒步于祖国名山大川或通都大邑,乃至山乡村野,或依赖脚踏车汽车走马路走高速,或借助火车动车走铁路走轻轨;抑或凭借轮船飞机航行于水上空中,一次次在地上地下空中江海里“飞翔”……身形穿越于祖国大版图众横交错的经经纬纬之间,穿行于广大时风霜雨雪和电光石火的风云际会里,精神飞翔于时光长河张翕吐哺的梦想中。也正是有了这一次次的行走和奔跑,筚路蓝缕,使我的生命旅程遭遇到了许许多多异常奇妙和难以忘怀的世事物景,生命有限,梦想无疆,一路飞升壮大了飞翔的翅膀。


想起四十年前在乡间的一次次行走和奔跑。
十三四岁的年纪,肩上挑着三四十斤“芒根”,一路艰难地行走、奔跑,“飞翔”在乡间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坡”山道上。
少时挖“芒粑”的日子,是我人生最早放飞梦想的舞台。
芒根,是一种蕨类植物的地下茎,多生长在距离村庄数十里之遥和杳无人烟的山坡生土之下。掘土求根(茎),捣烂过滤于桶,取其淀粉,或煮或煎,熟而食之,聊以充饥。挖掘蕨根的劳作,简称“挖蕨粑”。俗名“挖芒粑”。二三十乃至三四十里的羊肠小道,翻坡越岭,茅草和荆棘高过人头。缘茅求径,戴月披霜。及至高坡,挥锄劚草,庤镈开荒。鸡鸣即动,夜晦始休。一人两日所得,不过数斤之饶。调于鼎鼐,难果枵腹……饥馑岁月,粮食紧缺,瓜菜无多,唯有早出晚归,对遥远的“高坡”讨食吃。执着地用双脚来证明和拷问“行走”的意义,用全身心的“奔跑”去亲近与撼动远山生土之下的植茎草根所喂养的一个个梦想。
太阳偏西了,收拾好锄头刀子,捆扎好蕨根,以做返程的准备。将盛着“晌午饭”的篾篓从树杈上摘下来(先就近寻好一株枞树,将盛饭的竹篾篓挂于枝桠之上,在连接主干一端削皮使其渗出胶状液体,以防虫蚁)揭开盖子,就近掰来巴芒杆撅断做成一双简陋的筷子,三下五除二地将午饭扒进肚里,以储备返程路途的能量。
说是”晌午饭”,其实“饭少芒粑多”,又缺少油水,吃了不坐肚,容易饥饿,发不了力。父亲自有解决半道饥饿乏力的法子,并私下传授与我:“动口三分力,咀嚼几片树叶,或啃噬几截草根,立见效果,人的肚皮也就能哄过一阵子。”这法子,后来我便拿来派用场,的确灵验得很。
于是,环视两捆用藤索绑扎好的蕨根,一担横穿,两端平束,虬曲二三尺,茎肥根壮,身黧头白,好不心红。继而荷担于肩,归心似箭,踏上归途,疾走如飞。渐渐地,日头快落坡了,村庄还远在九十九拐的山那边;待走过了这山那山,村庄又还远在九十九重的山脚下……路遥力乏,饥肠辘辘,便越觉得肩头的担子沉重,汗如雨下,体力难支。于是,父亲所教的“法子”再次派上了用场。这种本能的于生命肌体消耗补充的重要性,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是绝难体会得到的。
这每让我想起几个比父亲年龄稍长的爷辈们,常说的一句颇有些“反党言论”之嫌的话:“只要得吃一餐饱饭,就是死也愿意!”在那个“十个工分”只能折合一角钱,但凡生活必需品都得“凭票供应”的年代,为了节省每一寸布票,常年只穿着裤脚以盖住膝盖为限的“半拉儿裤子”的吴家二爷,是说过这话最多的一个。几十年后,见市井男女所穿的“超短下装”逐渐流行起来,我在心里暗嘲,我家乡的吴家二爷才堪称发明这种“九分裤”、“七分裤”乃至“三分裤”的祖师爷哩!遗憾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年春节,我返家省亲时,才得知吴家二爷早已过世多年,至死也未能吃上一餐饱饭,穿不上一条满脚的像样裤子,便带着自己的梦想散手西去了。得悉这迟来的噩耗,我在背地里兀自唏嘘甚久。
这又让人想起,自己吃“大食堂”三钱米定量的年龄。无知的幺儿,每从母亲三两米定量的饭碗里“口中夺食”,却苦了自己的娘亲单薄的身子日渐浮肿起来,并就此闹下病根。而年近半百的父亲,为了给家人多找一些可以充饥的食物,趁着“风高月黑”之夜,偷偷在已被收归社里的“自留地”边(四周筑有土墙)挖刨葛根,被人打了小报告,背上“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罪名,招受批斗了好几天……
自后,“夸父追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便适时进入了少年生活的记忆里。其时,我想,那夸父追赶太阳和嫦娥奔袭月宫与我等乡里百姓追逐“温饱”的情势,那道理一定没有什么两异。小小年纪,并不真的认为那只是人类的一个神话,而实实在在是人类希望能够在“饥饿”的大地向往“温饱”奔跑和飞翔的一个伟大梦想。
于是,奔行者开始陶醉了,陶醉在祖先博大的梦境里,“飞翔”的梦想载着自己追赶着日月,追赶在村庄饥饿的山道上。
面朝黄土的挖芒人,龇牙咧嘴,相同的表情下怀揣着不尽相同的梦想,义无反顾,毅然地将鐝镐和锄头植入贫瘠而富有的高坡荒土。
追撵日月的赶路人,一路狂奔,不同的节律里升腾起殊途同归的希望,匆匆忙忙,执着地把肉体与精神放飞窅茫而逼仄的路窄途长……
最后,是夸父倒下了,追梦的荷担者却没有倒下。嫦娥孤守了,奔跑的梦想少年却不曾懈怠和失望。少年奔向的月宫,嫦娥的玉兔和吴刚的娑罗正送来桂酒的浓酽芳香,少年追赶的梦想,夸父的手杖及躯体所化成的桃林正花繁似锦无限春光……
就这样,在那一个个风凉九月,一段段漫长的岁月里,少年带着自己的梦想从饥肠辘辘的村庄出发,又去追赶同样饥肠辘辘的心情和生活的梦想。挖芒人曲曲折折的小路,让少年穿越时空,感受到其它更多存在的道路和可以企及的更多梦想,以及“奔行”和“飞翔”的不同方式以及抵达梦想的不同主张。
自后,山里的“挖芒”少年,便步履蹒跚,从山里的毛草荆棘小径,走向公社的泥巴山道,进入县城的马路及其水泥、柏油大道,继而踏上都市彩石地砖铺就的通衢大街……一步一个天涯。粮食的供给,也从最初的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