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童年
有一些天没有触摸书卷的芳香了,今晚终于闲下来心思,把卷在握,听王安忆和张新颖《谈话录》继续。像博友说的那样,在没有写作感觉的时候,停下来翻翻书,或者做些别的什么事情,或许这感觉就兀滴腾上来了。他们说到
有一些天没有触摸书卷的芳香了,今晚终于闲下来心思,把卷在握,听王安忆和张新颖《谈话录》继续。像博友说的那样,在没有写作感觉的时候,停下来翻翻书,或者做些别的什么事情,或许这感觉就兀滴腾上来了。他们说到新一代的作家在认识上是和他们有很大差异的。我也赞同他们的一些观点,毕竟一个作家,他的意识和世界观是和自己生活的环境分不开的。这代人太过早地过着现代文明的生活甚至是娇惯和奢侈,在文学上还真不一定是好现象呢。我也是他们所忧虑的这代人群当中的一个,更准确地说,我是过渡的一代。可以说是乡土寻根文学的末代,也是商业都市文学的肇始,夹杂在这交替的罅隙里,我还是颇有感触的。
这一代人,更准确地说是准85后的一代人,绝大生活在玩具的童年,而且很有一部分人渐渐疏远了乡村的气息,更是与那勤朴的民风和劳作的苦乐没有声息地绝缘了。这也是我思考过的一个现实,尤其在文学,总觉得是一种不算小的损失。其实说的深的,这隔代的现象不单单与文学的趣向痛痒相关,还牵系到生活和人生的审美情趣上来。总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兴趣和爱好都是一味的电子游戏、泡泡、QQ聊天、蹦迪、泡咖啡馆,真的和自然走得很远,和人情味儿也萧疏了不少。
我们小时候刚刚刮起改革的风潮,自小生活在农村,可以说一直到初中都是渐染了农村的习俗。我们小时候除了有过下田地割草放羊、抓虫拔草、收割小麦的经历,也有过晚上串村看露天电影,搬着小板凳、凉席、手电筒,也有带了薄被子的,可以说是拖儿带女全家出动的那种。有时候想想,大概那时候那么喜欢去看电影、瞧大戏、赶集会,除了是想看看电影乡戏里放映的故事和信息和集会上买一些日用品,更重要的是感受那人山人海的热闹和万人空巷的氛围吧。
还有一些和农事相关的记忆,偷苹果摘黄瓜,深更半夜到田地里浇水数星星,到收麦子的打晒场睡觉看麦子,烧柴做饭,柴油灯下写作业,学姥姥纺棉花,看妈妈婶婶织布,落花生剥玉米……这回忆一拨一拨没有休止,恰似自己真的又回到了那充满新奇也夹带些埋怨的劳作。然而此刻的我反而庆幸了自己的这一段早期生活的经历,倒是担忧假如没有了那一段些微贫穷忙碌的日子,我将是错失了多大的一笔宝贵财富呵!
加上孩提时候的游戏,我们可是多了,而且都没有什么成本的,玩弹弓,抓小偷,作迷藏,丢沙包,跳绳,打皮牛(自制的陀螺),甩四角(纸折的),拍画片(火柴盒纸也有),弹玻璃球,自制子弹壳手枪……也是太多太多,可谓是不枚胜数哦。如今这些游戏都化作了电脑游戏,电视动画片,买机器人什么的,大都是买回来所谓现代化的玩具。多了见识和知识,却少了创作和情感。
这大概还有一层缘由吧,就是这代人开始大都是独生子女和准独生子女了,而且重要的是整个环境都是这样模样了。于是不想我们那时候有天然的亲情派生出来,这个七大叔,那个八大姨,姥爷,舅舅,姑姑,姨丈,叔叔,伯母,堂哥表姐,老姥姥什么的,都没有了概念和意识。我们小时候爸妈忙作与生计,就偎依在爷爷奶奶身边,听他们讲故事,哼小曲。那老人慈爱的一面留给我们很深的记忆。冬日里搬个板凳出去找个有阳光的地儿,晒晒太阳,听他们唠唠家常,说说过往,我们就在幻想里慢慢长大的。
如今孩子们寻着的只有压得喘不过气的家庭作业和业余培训,要不就是爸妈娇宠的溺爱,再觅不到一点儿天然的真趣了。小时候经常看到的野兔子,各类鸟雀都不见了影子,身边也极少见到驴牛羊马,更是看不到小兔子小鸡一天天长大的乐趣,也找不见抓蛐蛐蝉蛹的情致,真是怀念哦。
有人说过,其实一代一代的遭际,没有什么大不同。也许,这话是对的,每一代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活法。我们有自己久远的孩提天趣,他们有自己现今的童年精彩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zawen/xid54iig2mg.html
上一篇:“写什么”与“怎么写”
下一篇:80后,被时代强奸的一代?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