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温暖的冬夜

那个温暖的冬夜

游放散文2025-09-27 03:38:08
龙为何物?龙是华夏祖先杜撰的图腾。它鹿角、虎目、牛唇、鱼鳞、蜃腹、鹰爪、蛇身,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大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商汤划夏,龙旗十乘……龙的形象缀满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史,也丰富了故
龙为何物?龙是华夏祖先杜撰的图腾。它鹿角、虎目、牛唇、鱼鳞、蜃腹、鹰爪、蛇身,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大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商汤划夏,龙旗十乘……
龙的形象缀满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史,也丰富了故乡村民的贫脊文化生活。
端午节,清亮的潦河中龙舟竞技,水面清波飞溅,两岸人头攒动;春节时,龙灯穿村过巷,带来多少欢腾与热闹。
除夕的夜晚,霜结千草,农户家阁楼上的灯笼寂寞地点亮于漆黑的夜色中。没有了夏蝉嘶哑的长鸣,没有了秋虫如雨的繁响,整个山村寂静得如石,漆黑得如墨。
孩子是最耐不住寂寞的,不时地推开厚重的大门,呼着热气,搓着双手,飞跑到晒谷场上,伸长脖子张望,他们期盼那长长的龙灯,那响亮的锣鼓。
当几次失望而返之后,他们终于听到了潦河对岸村庄传来的锣鼓声,看到了那串红红的灯笼。于是,奔走相告,一群伙伴来到村口张望、等待。
河对岸红红的灯笼走村窜户,那一份热闹、祥和,啃啮着他们的心,搔倒了心里的痒处。此时,寒风的凛冽已被心中的热情驱散。
在久久地等待之后,伴着惊天动地的锣鼓声响,在气势如虹的龙头的带领下,那串红红的灯笼组成的龙灯出现了。龙前龙后都是跟随而来的村里的老老少少。
龙灯每到一处村宅,都在这家的晒谷场上,扭动腰身。伴着响亮的锣鼓声、鞭炮声、喝彩声,包裹黄头巾的年轻后生使出各种技巧,闪转腾挪,彩龙飞舞。
曾记得那时候,许多农户刚造好新房,红墙黑瓦,水泥地面。龙灯到时,必定要为新房喝彩。喝彩的人大多是两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他们提着马灯,屏气凝神来到白亮的大门前。此时,村民也随之静默聆听,慷慨陈词苍老的声音在宽敞的大厅上空回荡。
有些喝彩的词句,虽已隔了长久的岁月,但仍熟记几则。例如:龙灯进门喜洋洋,金屋银屋贺华堂。左边种出摇钱树,右边造起聚宝盆……文字通俗易懂,喜庆吉祥。
老者喝彩结束后,龙腾鼓响。舞龙的后生,观看的村民都将静默时蓄积心中的力量尽情宣泄而出。新房的主人卖力地多次点燃鞭炮,平整的院落成了欢乐的海洋。
龙灯催化了村民的生活,神化了村民的愿望。那个漫漫的冬夜,如火般燃烧了村民的激情。
之后,我带着这一幕幕热闹情景,跟随父母迁入县城,开始了新的生活。县城的每年元宵节,县政府都会举办灯会,每个乡镇街道都应派代表队参加,条条彩龙沿街狂舞。
此时,龙灯的长度增加了,制作手艺更为精巧,映着如星的街灯,闪烁的霓彩,更为热闹欢腾。
记得有一次,一个乡镇的龙灯到父亲的单位拜年。单位住宅楼有两幢,局长与第二副局住在一幢,第一副局与第三副局住在另一幢。长长的龙灯艰难地辗转于狭窄的楼道,先拜望局长,之后下楼道到第一副局,依次拜会。
围观的人群似乎少有异议,他们静静地看着长长的龙灯,看着舞龙的后生脸上带着痛苦地在楼道艰难地上上下下。原本极为简单的形式,被等级观念弄得这么复杂。
面对着亮如白昼的城市夜空,我感到迷茫。龙伏身于世俗,屈服于权势。
从那时起,我渐渐地怀念起山村里那红红地映照着村民知足脸庞的龙灯,那份简单的欢乐,尽情的喧腾。龙,安抚了村民,丰富了乡村,它是山村的精神图腾。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