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

两位老人

瑶扉散文2025-11-22 16:22:48
突然很想写东西了,有这种冲动的时候已经不多了。文字让我平静。我要说的这两位老人已经远离了我的生活,三年,四年,或者是五年,可即使是现在想起来,我指的是当我一个人心情平静的时候,我仍有想哭的冲动,是内疚
突然很想写东西了,有这种冲动的时候已经不多了。文字让我平静。我要说的这两位老人已经远离了我的生活,三年,四年,或者是五年,可即使是现在想起来,我指的是当我一个人心情平静的时候,我仍有想哭的冲动,是内疚?是感动?抑或仅仅是因为那些逝去的年华?我要说的第一位老人是我上初中的时候遇见的,具体是初几我已经忘了,只记得那时候还是住家里没有寄宿。那天我和同学一起走路回家,在离家里还有一里路的样子,我们突然看到有一位老人横躺在马路中央,一开始是觉得惊讶,路上车来车往的,他竟然就那样肆无忌惮地躺在那里。我们凑近一看,一股浓烈的酒精味弥漫在空中,原来是喝醉了酒才倒在了这里。我们俩有点不知所措,天色一旦暗下来,四周一片漆黑,要是老人被车轧到了可怎么办啊?我试图和他交流,想知道他家在哪,可老人在酒精的作用下说话都含含糊糊,总是答非所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作出了一个决定,我要把老人带回家!和同学一起把老人扶了起来,并且告诉他让他今晚睡到我家里。一路上,老人喋喋不休地说着一些我们不理解的话,有几个字我却是听懂了的,那就是“好人,好人哪”。只是我没想到我都含含糊糊,总是答非所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作出了一个决定,我要把老人带回家!和同学一起把老人扶了起来,并且告诉他让他今晚睡到我家里。一路上,老人喋喋不休地说着一些我们不理解的话,有几个字我却是听懂了的,那就是“好人,好人哪”。只是我没想到我的举动到后来却是我没有想到的结果。当我们来到房屋密集区时,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人们对我们这不寻常的三人组合指指点点的,这是我长那么大从未见过的场面。有的说老人是个疯子,甚至有的人直言不讳地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就是个傻子”。也有“好心人”善意地提醒,“你爸爸妈妈是不会同意的”。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持反对态度的,其中的一名中年男子便是个例外,他说老人是某某高官的父亲,“你带他回去的,指不定他儿子以后怎么感激你”他朝我喊。老人的真实身份现在已经无从知晓,是疯子,还是高官的老子?中年男子是在说实话帮老人澄清身份,还是在说谎只不过是想让这场“戏”更好看?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我都不知道。只是那时的我是真被吓坏了,那阵势就像电视剧里犯人上刑场时街边的人的反应,就差没朝我扔鸡蛋了。“他要死在你家里了怎么办?”各种议论声不绝于耳。我急出了眼泪,原本毫不犹豫做的决定也有些动摇了,怎么办?我的同学似乎明白了焦虑,“我先跑回去问一下你爸妈同不同意”她说。于是她一个人先快步走了,留下我和老人继续缓慢地向前挪着。事实上我并不是太担心,爸爸不是经常教育我要乐于助人吗?我这样安慰自己。可等来的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了,同学大汗淋漓地跑了过来对我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不同意”。我一下子就陷入了恐慌之中,这是一种我从未有过的尴尬的境地,进退两难。幸运的是我姑父正好路过那里,他知道原委以后就不由分说地拽着我走开了,留下了老人一个人站在那里。事实上那时候的我别无选择,而由这样一种方式做出的选择,只能自我安慰地说我是被迫的。回到家以后,我大哭了一场,因为觉得委屈,因为半途而废的自责,因为爸爸的说的一套,做的另一套。后来我听说,因为没人敢收留老人,他便在别人的大门前睡了一晚。我要说的第二位老人是一位曾经给过我很多温暖的人。那是我复读的时候,在校外租房住,老人便是我房东的邻居。老人已经很老了,脸上挂满了皱纹,因为腿脚不方便她走路总是一拐一拐的。她和她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偶尔我会看到她坐在门口择菜。像众多的陌生人一样,我和她之间是可以没有任何交集的。可是有一天当我上完课回去的时候,她远远地就朝我招手,等我走近,她就攥着我的手,努力使她瘦小的身躯离我近点,“你怎么总是一个人低着头走路?你要交朋友。”她很认真地看着我,干涸的眼睛里写满了深情!打那以后,老样,我和她之间是可以没有任何交集的。可是有一天当我上完课回去的时候,她远远地就朝我招手,等我走近,她就攥着我的手,努力使她瘦小的身躯离我近点,“你怎么总是一个人低着头走路?你要交朋友。”她很认真地看着我,干涸的眼睛里写满了深情!打那以后,老人便常常拉着我跟我说话。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那一年里我的生日都已经过了好几天的一天里,她突然神神秘秘地把我叫进她的房间,不由分说地塞给我几个苹果,“你前几天生日,我也没找着合适的机会给你,你就收着吧。”我是知道老人的意思的,她是担心她儿子知道会不高兴。捧着那几个苹果,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那几个苹果不仅温暖了我的高四生活,也将温暖我以后的人生。高考考完的那天,老人特意和了说了很多。温暖的话语,轻松的气氛。那一晚我的世界如同月光一样清澈。第二天我就收拾东西要回家了,临走前和老人去告别,那天地场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她握着我的手,不能自已地靠在我怀里低低地缀泣着,“以后要常打电话”她说,“我会常来看你的”我答应她。“不知道那时候我还在不在”我心里一惊,这是我从未想过的,是啊,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是可能随时死去的,尽管她如此热爱生活。我感到生命是这般地脆弱,是畏惧死亡,还是想做的还没做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