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

人还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

针线散文2025-09-13 22:34:18
毋庸置疑,上网的大多是年轻人。学校学的是电脑,工作用的是电脑,接触的是电脑,除了必需之用,那么下来就是上网找乐,聊天游戏。电脑是一种工具,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也是消遣娱乐的玩意儿。对于上了些岁数的人来说
毋庸置疑,上网的大多是年轻人。学校学的是电脑,工作用的是电脑,接触的是电脑,除了必需之用,那么下来就是上网找乐,聊天游戏。
电脑是一种工具,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也是消遣娱乐的玩意儿。
对于上了些岁数的人来说,大多数人对电脑可望而不可及。深奥,无聊,买不起,没用,摆设,种种现象都在存在着。以五到六十岁这个阶段为例吧,不用说,这个年龄段的人很现实的摆在人们的面前。经历曲折,现阶段,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刚刚熬出头,还在尽着中华美德的责任。
对于电脑,这是一种新潮,一种奢侈,还有一点神秘。这个年龄段的人,约定成俗的事情在遵守着,沿袭下来的传统在继承着,对新事物的感知也在接受着。看来普通的东西,在这一代人的身上真还得拿出点“吃螃蟹”的精神。因为,这不是必需,这不是非得拥有,这是人的一种心态。
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人的一点精神,可以看到对自己的否非否。你可以去理它,也可以不理它,因为这无关大局,无伤大雅。但是,走进生活的东西无法回避,就得面对,这毕竟是潮流的彰显,是“时髦”的象征,是文明的脚步。
于是,一部分人开始行动了,开始迈出先驱者的脚步。这些人还不服老,起码精神上是年轻的。他们重新捡起ABC,重新认识这个生疏的东西,把平常严肃的表情收起来,向子女乃至孙辈求教,唯唯诺诺,勤学苦练,真的“国将不国了”,真得要付出必要的“牺牲”了。
然而,他们战胜了自我,尝到了螃蟹。他们赢得了自尊。
上网的先决条件就是学会打字。据我所知,就这么一个条件,难煞了多少初学者。忘了,丢了,记不住了。但是,有志者还是出现了,翻书,查字典,重新学起了拼音。更有的死记硬背学起了五笔字,这究竟为什么?
不管你乐不乐意,客观上人们的眼光,就把你和麻将桌上的人分开了,哪怕说你的人是没事找事干,但还是带着酸酸的味道。
电脑键盘上的敲击声与麻将桌上的哗哗声,在现实里挑剔着你我他。
开机,关机,上传,下载,搜索,激活,升级,死机,重装。
想说的说,想聊的聊,想写的写,想查的查,想看的看,想听的听。
这一切都是脑筋重装的结果。在网上,不由自主地就觉得年轻了,电脑里到处都是激活的世界,到处都是学习的东西,你可以找到你的爱好,询问你的不知,检查你的病情,游历世界五大洲,华夏神州五千年……
你可以未到先知山水美景,你可以订购机票车船,你可以订价砍价,你可以读书看报,下象棋斗地主。连连看,灵活着你的手指与思维,聊天儿,拉近你与生活的距离,写作,会唤起你对生活经历的总结和尘封的记忆,新的思想,涌动澎湃在灵魂的深处。
我想,人还是应该有一点精神的,假如生命有一个尺度,那精神就是延长尺度的杠杆。
羡慕年轻,思维不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