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话题

沉重的话题

蠹耗散文2025-11-28 03:14:37
鬃同学:你好!近来一切都好吧,暑假过得愉快吗?学校放假以后,我外出旅行、考查,以大西北为主,除了观光以外,主要是了解当今社会城市和农村的现状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昨天才回来,所以,给你回信迟了,请原谅
鬃同学:你好!
近来一切都好吧,暑假过得愉快吗?学校放假以后,我外出旅行、考查,以大西北为主,除了观光以外,主要是了解当今社会城市和农村的现状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昨天才回来,所以,给你回信迟了,请原谅!
我对你来信中所说的哪一段遭遇十分同情,也对你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对你的误解深感不平。当今中国到处都一样,尤其是学校,把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和健康的情感交流当成“早恋”加以批评和限制,使得一些象你一样的青少年在众多的眼睛之下无所适从。什么时候,中学生才不受“监督”,什么时候,校园里才充满自由和鲜活的空气,什么时候,中学生的感情才能够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尊重。
你在来信中让我谈一谈什么是“早恋”,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学生都在“早恋”,如果“早恋”发生在自己身上,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我不一定都能回答得使你满意,但我愿意与你一起探讨,不对之处请你包涵。
青少年“早恋”现在已经是普遍现象。其实,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的“早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把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感情交往说成是“早恋”有歧视的嫌疑,所以,这种说法并不科学,它缺乏对青少的人文关怀。青少年“早恋”,除了青少年生理上普遍存在的“早熟”这一客观因素之外,与青少年的“情感饥渴”这一主观因素是分不开的。
现在的中学生不愿意唯命是从,他们有思想,喜欢独立思考,他们有个性,有自己的意志和追求,他们不但有求知的欲望,更有交际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欲望,但家长、学校和社会却很少给他们提供这些机会,甚至把他们管束起来,把他们捆绑在书本上。然而,社会上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学校,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中学生长期处于“感情空白”和“情感饥饿”之中。中学生控诉说:“有人管吃,有人管穿,有人管功课,就是没有人管我们的感情。”于是,他们只有自己“管”自己,他们寻求“外界温暖”,跟异性对话,甚至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导致所谓的“早恋”。我们应当看到,早恋,百分之九十九,甚至百分之百都不会成功,这种注定要破灭的“恋情”使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受到双重打击。
但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些,他们只知道一味地压制,他们避免与孩子谈论“爱情”和“性”。结果,越是这样,孩子越是感到神秘和好奇,他们在自己解放自己时就陷得越深。我在当校团委书记时,曾经打算通过黑板报的形式发起一次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大讨论,我拿这个想法去请示校长,校长说:“你难道还嫌学校不够乱吗?”校长认为我的做法是给学校添乱,我只好作罢。可见,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出在家长、老师和社会身上。
话又说回来,对每一个家长和老师来说,学生早恋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去管么,怕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去管么,却不知道如何去管。打骂和怨恨肯定都不是办法,或者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孩子啊,你还小,你稚嫩的翅膀负担不起恋爱的责任!”可是,这些苍白无力的话语起不了丝毫的作用。
爱是人间的阳光,人间如果没有爱,那将是不可想象的。爱博大精深,有母爱、父爱、友爱,有对弱者的怜爱,有对强者的敬爱,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等等,而爱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一些同学却不加区分地把男女同学之间的友爱和倾慕误认为是“爱情”,有的甚至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结果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和远大前程。十八岁以下的少男少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具备恋爱的条件,尤其是十几岁的少女,小荷才露尖尖角,怎能经受风吹雨打。所以,青少年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千万不要干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十几岁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一个人打基础的最佳年龄,中学生一定要趁这个时候学知识、练本领。尽管大多数“早恋”是健康的,纯真的,甚至是人性美的表现,但是,人是属于社会的,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体”的人并不存在。因此,社会要求你必须克制自己,关闭你很多情感,开放你知识的闸门,让你进入高等学府,让你担负一定职务,总之一句话,社会要让你负起责任来,社会要求你合理地压抑、疏导你的感情。
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你和你男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你们之间的感情是健康的,男孩、女孩之间互相倾慕也不是什么过错。谁没有过初恋,但现在回想起来,有的幼稚,有的可笑,有的就那么一闪而过。还是让感情自生自灭吧,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更不要做感情的奴隶,甚至牺牲品。
话扯得远了,也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另外,中学生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我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

祝健康、快乐!
并祝你在新的学年里更上一层楼!

你的朋友:青草地
8月23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