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苹果飘香时
外公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可是,每当苹果飘香的时节我就会想起我的外公来。外公是一位私塾先生,三乡四邻但凡和我的父亲以及祖父差不多年纪的能识文读句的,大多是外公的学生,因此,村上的人从不呼他的姓名,都叫他
外公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可是,每当苹果飘香的时节我就会想起我的外公来。外公是一位私塾先生,三乡四邻但凡和我的父亲以及祖父差不多年纪的能识文读句的,大多是外公的学生,因此,村上的人从不呼他的姓名,都叫他“大先生”。外公一生也是手不释卷,直至临终前,他的床头还放着一本发黄的《古文观止》。我也是在外公的疼爱和教导下长大的。
我的童年正是“文革”吃大锅饭时期,父母每天要到队里做工,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就把我放在同村的外公家,直至我初中毕业。因此外公也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上小学时,外公不管白天有多累,晚上都要查问我的学习情况,一句一句地教我读课文,手把手地教我写字,因此我也就成了村小学里的佼佼者,老师和大人们都说我之所以成绩好、字写得好看是因为有一个“秀才”外公。每当此时,无知的我虽然有几分得意,可总觉得大人们更多的是在夸外公。心里还隐隐有些委屈感,好像是外公抢了我的功。
上二年级时,我第一次吃到了平生感到最香甜的一个苹果。在那个吃顿饱饭都是奢侈的年代,对我这样一个农村孩子来说,吃苹果更是想都没想过。那次我大概是感冒发烧,当队干部的父亲到镇上开会去了,母亲也没太在意。我就一个人躺在家里。母亲收工回来时,我喊着头痛,母亲一摸我的额头,滚烫,吓得不行,赶忙喊来外公。外公来到我床前,弯下腰把脸贴到我的额上,然后转身冲着母亲发火,责怪她不该不带我去看医生,母亲在一旁悄悄抹眼泪。我知道母亲是为了养活我们而舍不得丢掉那一天几毛钱的工分。外公再次弯下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青里带红的大苹果塞到我的手里。这是我第一次拿到苹果,我仔细地看了看,又把它放在鼻子上闻了闻,好香哦!外公说:“吃吧,吃了会好受点。”然后背起我就往镇上的医院奔去。我伏在外公的背上吃着苹果,吃完后,真的感觉好多了。头也不像先前那样痛了,身上也觉得轻爽了许多。后来听母亲说,那苹果是外公在外工作的堂弟几天前回来带给他的,自己一个也没舍得吃。自此,我再也没吃到过那么好吃的苹果,再也没感觉到那沁人心脾的香甜。可是每当我想起外公时,心头就会浮起那丝丝缕缕的清香。
外公一生坚守着“恭、宽、信、敏、惠”的为人处世之道,深得乡邻们的尊重。他们有个大事小情的,也都愿意到外公那听听他的意见,遇到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更是要把外公请到场。因为他们觉得外公是个懂礼数的人,有他在场办的事就不会被人挑理,同时外公写得一手好字,还可以给他们写写画画。就是村民们之间发生纠纷也愿意到外公那去,让给断个是非曲折,而外公每每总会以儒家之道劝解他们,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他们总能和好如初。
对于我,外公总是告诫我要与人为善,切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不要光想着自己,要多替别人考虑……多年来,我一直听从外公的教诲,做人、做事。
外公很喜欢喝酒,每次回家我都要给他带点。而他总是叫外婆做两个我喜欢吃的菜,让我陪他一起喝,一边喝一边询问我的工作学习情况,谈话间,外公时不时的引经据典,近八十高龄的他,居然还能完整地背出《论语》、《孟子》里的许多篇章。有时我真的觉得和外公聊天就像是在聆听一堂古文讲座。
外公一生为别人解决了许多纠纷,化解了许多家庭矛盾,却无法在晚年调和好自己的家庭。老天真是不开眼啊!外公的晚年过得那样酸楚,令人痛心。这都是因为我那懦弱的舅舅娶了一个恶毒的、不可理喻的媳妇——一个我应叫做舅母的人,她不但不尽赡养的义务,还常常辱骂外公,可外公总是一味地宽容忍让,连母亲要去和舅母理论也不让,说是不要因为他而影响了两家的和睦。最后他只得和外婆搬出去单住。那年春节,我回家去看望他,他却躺在床上——病倒了。外婆告诉我是因为那个我应叫做舅母的人又一次辱骂他,一气之下就病倒了。于是我就去找舅母理论,可她哪里听得进我的话,还用更恶毒的语言诅咒外公,我实在忍无可忍,放下斯文,就要对舅母动粗。这时,外公拄着拐杖来到我面前,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说:“放肆!”这是外公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打我,这一巴掌打在我的脸上,却痛在我的心里,也痛在外公的心里,因为我分明看到外公那双望着我的眼睛有些湿润,那只打我的手在不停地颤抖。
打那以后,外公的身体每况愈下。十年前那个苹果飘香的季节,一天,父亲突然从老家来到我的办公室,说是外公已病危,我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请假和父亲一起往家赶。可是我还是晚了一步,没能最后见上外公一面。母亲哭泣着说,外公临终前还在呼唤着我的名字。我拿起那本《古文观止》,立在外公身旁,无语凝咽。
安葬外公那天,我在他的坟前摆了一盘青里透红的苹果,跪在坟前默默祈祷,希望外公在另一个世界能过得平平和和、事事圆满。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sanwen/x6s4d7i0r2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