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风光
今年四月,赴甘孜州白玉县开展援甘工作,在工作的同时,我有幸目睹了白玉的旖丽风光。在这片吉祥圣洁的土地上,五万多各族人民生活在10591平方公里境内。白玉地处甘孜州西部,金沙江上游东岸,隔江望西藏,南北
今年四月,赴甘孜州白玉县开展援甘工作,在工作的同时,我有幸目睹了白玉的旖丽风光。在这片吉祥圣洁的土地上,五万多各族人民生活在10591平方公里境内。白玉地处甘孜州西部,金沙江上游东岸,隔江望西藏,南北分别与巴塘、德格相毗邻,东有甘孜、新龙两县,是连接甘孜州南北的桥梁,故《清实录》称之为“三暗巴地方系通藏大道。”当我们车队行进至白玉境内时,只见“蓝天真的是蓝天,白云真的白云”,天空中没有任何污染,万里放晴,云朵似绵花糖,随风缓缓飘动。我揉揉眼,怕眼花了,不敢相信云真的在动。这几天来一路上的奔波疲惫,经这“蔚蓝天,飘行云”一“洗眼”,顿时一扫而空。“中国真的太大了,四川太美了,白玉太不可思议了。”
稍适,调整好我激动致急促的呼吸,侧头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座座山头就似一块块烤馒头,圆秃秃地搁在四周,而白玉不同于内地,刚到春季,山上只稀疏地生长些黄绿之草和小树。那素有“高原之舟”美誉的牦牛,随着我们车行渐远,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大黑蚂蚁,牛群或在山腰上攀爬和吃草;或在山顶歇息;或在清澈而冰冷的河中沐浴。“好不自在啊!”看着牛群那逍遥快活的生活,昔日都市里的喧嚣和工作的繁忙早已被我忘怀。举目望远山,只见山巍而林立,峰高而雪白,空中不时有秃鹰出现,或展翅翱翔天际;或停歇落脚树梢。此时我脑海中浮想出《神鹰》、《天路》、《格桑花》……一首首高原歌曲被我一一哼起。
哼过小曲还不过瘾,透过两旁的车窗四下张望,见红枫与绿林,黄嫩与枯树,皆共处一景,又有河光倒出斑斑树影,此景如画,美得静谧;风一拂来,偶见溪流中鱼翔浅底,林间鸟雀飞逐,倾听山间瀑布与河中激流落口之哗哗响彻声,又觉此景胜画,美得动听。
伴随高原的阳光与风沙,我们一路放歌,时不时见草坡上有碗口大的洞眼,同行的藏族司机告诉我们,那是旱獭洞,旱獭俗称雪猪子,藏语里叫它们“曲娃”。说话间,我已瞧见了几只旱獭,体型和外貌类似于松鼠和水獭吧,胖嘟嘟的很可爱,有的肚子很大,圆鼓鼓的像长有啤酒肚的大汉,走路时屁股一摇一摆慢吞吞的。它们有的三五成群地站起来用一对前爪打斗嬉戏,被打倒的在草坡上将圆胖胖的身体滚了几圈,又站起来,像我们人类三岁小孩似的继续打闹着玩。看它们打玩着热闹,我吆喝了一声,吓得它们或是像我们幼时玩的游戏“学木头人”那样站着或趴着不动;或是慌张地钻入旁边的洞里,只睁圆一双黑油油的小眼睛,警惕地俯在洞口张望。看着它们紧张的举动,逗得我们一行人哄笑一番。
车队进了白玉县城口的检查站了,我们受到了白玉各级领导的欢迎,接受了他们洁白的哈达,品尝到了香甜的酥油茶和醇郁的青稞酒……
如今回想起自己曾作为一名援甘民警,在白玉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工作和生活过半载光阴,经历过白玉的酸甜苦辣,并同当地民警结下了深厚友谊,不禁使人感触良多:我此生难忘白玉的风光,怀念白玉的战友,铭记在白玉经历的一百八十天。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sanwen/x6is64i1tyr.html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