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山,我心中的英雄之山
宁波人一般都知道北仑区有座戚家山,它位于新成立的戚家山街道内,又名七盘山,古名七家山。从外形看,此山高不足50米,既没有参天古木又没有峭壁险峰。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虽山上没住过什么神仙,但灵就灵
宁波人一般都知道北仑区有座戚家山,它位于新成立的戚家山街道内,又名七盘山,古名七家山。从外形看,此山高不足50米,既没有参天古木又没有峭壁险峰。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虽山上没住过什么神仙,但灵就灵在此山在地理位置上极为险要,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前有金鸡山作屏障,后有广阔平原山丘,从侧面又可窥视山海形势,既隐蔽又安全,是一处得天独厚藏龙卧虎之地。总以为戚家山曾因扎营过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队而得名,但非也。据史料记载,戚继光当时屯兵在相距不远的鄞州梅墟镇,并没有带兵来此驻军过。清光绪七年(1881),总镇杨春和开始在山上建营垒,其后三年,浙江提督欧阳利见为激励将士斗志才特意改名为“戚家山”。中国是个多灾多难饱受外虏侵略的国家,特别是地处东海之滨三面环海的北仑,自古以来整块地域就属“唐涂宋滩”。它是宁波通往世界的海上门户又一直是海防前沿。一代代勤劳的北仑人民把沧海建设成桑田的同时,又受尽了列国海盗和倭寇的烧杀抢掠之苦。因此,在历代抗击外虏的入侵中,北仑军民团结一致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悲壮的赞歌。当烽火硝烟渐渐散去,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依稀可看到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明朝时,为阻止倭寇从海上发兵攻打小港,小港百姓家家户户一齐做了十万“光饼”来慰劳“戚家军”。中法战争时,居住小港的乐氏夫人,看到戚家山上清军营盘的两条小路高低不平且又窄又陡,兵士们行路操练有诸多不便,于是慷慨解囊出资修筑了两条平板石路。在抗战时期,北仑人民更是与抗日军队生死与共,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一页光辉的篇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有必要让我们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再次回顾一下戚家山7。17保卫战,也让我们能更加了解戚家山曾经光辉的历史。
1940年7月17日凌晨,天空朝霞如血,海上暗潮涌动。停泊在镇海口的日军各舰再度猛烈炮击镇海要塞,随后日军以两艘汽艇运载步兵在穿山码头试探登陆,中国军队第1127团第五连奋起抵抗,集火扫射击沉了日军汽艇一艘。日军在试探攻击之后海军陆战队第三联队以一个大队搭乘汽艇在齐毛贝村登陆,守军宁防守备团一触即溃,团长吕佐中校阵亡。由于兵力过于分散,无法有效逆袭。所以日军强行登陆之后轻易突入并向镇海要塞后面快速推进。下午五时,日军一个大队又在招宝山的紫竹林登陆,镇海要塞守备团驻威远、宏远两台的一个营不支溃退,日军占领了招宝山各炮台之后又攻占了江南镇与制高点戚家山。日军一路烧杀,镇海和小港许多村庄被夷为平地。
当时防守镇海前线的国民革命军194师师长陈德法在小港孔墅岭设指挥部,调派1127团由宝幢、育王出发;调1126团从汶溪出发到江南衙前一带阻敌前进;调派1125团从保国寺出发到镇海城外阻击日军;惨烈的战斗使敌我双方都损失严重。19日夜,番号“玉门”的16师48团从上虞火速赶来,在宁波江东稍作休整吃饭后就直接赶赴战场接防1126团的戚家山阵地。
从19日到21日,以抢占戚家山为中心,我军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拉锯战。日军以军舰上的炮火作掩护,飞机进行低空扫射,抢占了戚家山。入夜,我军进行了反攻,双方进行白刃战,我军夺回了山头。3天来我军共夺回3个山头,但部队的伤亡惨重,激烈的炮火把山上的草木都烧炸得荡然无存。
21日上午8时,日军700多人的增援部队在重迫击炮的掩护下疯狂抢夺戚家山阵地。“玉门”48团一营副营长潭南湘率一连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一连连长唐义章、排长姜鼎文等阵亡,当时仅剩中士班长等3人坚守阵地。后日军又增援400人,罗鹏瀛命令一营营长缪楚衍带领二、三连和机枪连上戚家山与日军拼刺刀,击退日军的多次进攻。
下午3时,日军第七次进攻戚家山。陈德法命令1126团也投入战斗。三连连长刘钧3次负伤,坚持不下火线;48团三连连长曹连保英勇阵亡。在我军的顽强反击下,至21日下午17时30分,戚家山阵地始终掌握在我军手里,溃逃的日军丢下满地的尸体狼狈地登上了军舰逃回东海大洋。此次进攻镇海口的日军达4000多人,皆为精锐部队。共出动各类军舰40余艘,飞机30余架次;而194师和16师48团的武器仅仅是步枪和轻机枪。战士们用刺刀和大刀与日军进行肉搏战,并用步枪打下一架日机。当时冲天的战火映红了天际,远在宁波城区也能看到,可见战斗激烈的程度。此战日军伤亡1000多人,我军伤亡亦达1100人。为浙江海防史上首次胜利,被当时媒体誉为“浙东的台儿庄战役”。
故垒残垣依旧存在,硝烟战火早已散去。戚家山象是一位沉思的智者默默地叙述着在它周围以及自己身上发生过的往事。它更象一块丰碑,屹立在北仑这片饱受战火纷扰的热土之上,深深地镌刻着中华民族不畏列强宁死不屈的民族之魂。它向世人展示着,每当中华民族面临最危急的时候,一旦同仇敌忾那根民族之魂的弦被拨动,那共振出来的力量足以使一切来敌魂飞魄丧。
当清晨第一缕霞光照在戚家山上,站在平坦的山顶上向远处眺望,如今的北仑早已是道路宽广,高楼耸立。雄伟的招宝山大桥飞架甬江入海口的金鸡山与招宝山之间,曾经的天堑变成了通途。现代化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各种工业区星罗棋布地扎根在北仑这块热土上,吸引着四方的人才来为北仑的经济添砖加瓦,北仑的经济象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了。素有“东方大港”之称的北仑港已经成为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随着港口的发展,也使宁波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港城。时代变了,北仑变了,戚家山自己也在悄悄地变着;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入口处筑有一座青石牌楼,上书“戚家山”三字,整洁的石阶路直通山顶。山上那庄严的“七一七”戚家山抗日战争纪念碑把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永远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往昔的战场变成了人们锻炼和缅怀历史的好去处。戚家山北麓的戚家山宾馆则成为了四方宾朋商旅、会议、度假的理想居所……相信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定能够慰籍曾经为了保卫北仑保卫戚家山而牺牲的无数将士们。
戚家山,我心中的英雄之山!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sanwen/x5f33di1nty.html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