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凉峰怀想
游清凉峰,出发前的感觉是怕。六七十里的路程,而且山路陡峭,说不怕那是矫情。回来后的感觉是累。十几个钟头的步行路程,对于每天以车代步的城里人来说,的确是一场超负荷的体能考验。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人们对清
游清凉峰,出发前的感觉是怕。六七十里的路程,而且山路陡峭,说不怕那是矫情。回来后的感觉是累。十几个钟头的步行路程,对于每天以车代步的城里人来说,的确是一场超负荷的体能考验。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人们对清凉峰的向往。虽已是阳春三月,山上的植物并没有复苏,更谈不上山花烂漫,但去清凉峰的路上却已是游人如织。大家背着笨重的行李,低着头,弓着腰,缓缓地行进着,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山里的村妇嘻嘻的问:有什么好玩的?下山时,向导也侧着头,一脸的不解:你们看到了什么呢?是啊,清凉峰又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她远没有泰山雄伟,没有黄山多姿,甚至连个正经的旅游景区也算不上。可假日里,城里人为什么不在家中享清福,也不去逛大城市,却偏偏选择如此劳累的徒步旅游呢?更有无数外地的游客,他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不惜把自己弄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他们到底想要看什么?果真看到想看的东西了吗?
清凉峰是一个自然保护区,她的特色就是原生态。古树、怪石、险峰,浑然天成,除了最高峰那个1787.4米的标志碑外,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甚至连一条人工修筑的路也没有。这与城市的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多为人工雕琢而成,显得井然有序,似一位精心修饰过的美少妇,美则美矣,但给人感觉少了真实和质朴,可敬但不可亲,更让我等小城中人自惭形秽,徒生出些许的拘束感和失落感来。清凉峰,则像母亲的怀抱,置身其中,亲切感扑面而来。身倚着古树,头枕着草地,享受着静寂,呼吸着清新空气,聆听着小鸟啁啾,顿觉通体舒畅。心境也变得无比纯粹,纯粹得像个刚被母亲从浴盆里端出来的水淋淋的孩子。生活的琐碎和烦恼,被忘到了九霄云外。这,应该是清凉峰的魅力所在吧?
人类和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大自然中的野果和野兽,养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祖先。她对于人类的恩泽,也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血液里。在漫长的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学会了站立,学会了取火。渐渐的,人类不再满足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他们一代又一代努力找寻着、创造着文明。如今的人们吃有肉,住有所,出有车,实现了小康。却发现,人类像小猴掰玉米一样,一路掰来一路丢。人们明显的感到,文明的生活方式,虽能不断满足日益膨胀的欲望,但却使我们的精神家园日渐萎缩。什么房子车子票子职业职称职务等等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每一个城市中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贪婪的欲望,不惜对地球进行掠夺式的开发,结果使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就连原本无处不在的清水和清新空气,也变成了稀有之物。特别是,无休止的竞争,使人类变得越来越精明强干,人们学会了伪装,学会了虚假,人与人的躯体离得很近,但真城的笑脸越来越少,人心越来越远了。人们已然意识到,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失去太多,活得太累!于是,总想找个清静的去处,卸下伪装,回归自然,让心灵作一次小憩。清凉峰之类的保护区,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相对净土,恰好能满足人们对身心作一次深度翻耕,任灵性自由激荡的心理需求。所以,清凉峰这个让大山中人感到没什么可看的景点,差不多成了城市人心中的朝圣地。
当然,登上峰顶后,游客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城中的家。活在城市虽累,但人类早已被现代文明所嫁接训化,对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着强烈地依赖和向往,像吸食毒品一样欲罢不能。人们已无法舍弃城市的灯火,哪怕是呛人的浓烟,是刺耳的噪声,是拥挤不堪的人流和最卑劣的心计!“采菊东蓠下”虽美,但效仿陶公者又有几人?不过,每过一个阶段,人们肯定又会被植根于血液里的对大自然的留恋呼唤着,会经常地走进大自然,去找寻曾经丢失的玉米棒。
我坚信,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人类一方面会对现代文明孜孜以求,一方面又会对简单纯粹的原生态念念不忘。人类恐怕一时半会儿无法摆脱在这两极中行走的生存模式。
显而易见,清凉峰之类的保护区,会越来越热闹。这使人不免有些担忧,但愿她们能永远保持原生态的本色,不要变成城市的延伸才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sanwen/x457ufd1ghg.html
上一篇:水墨丹青着春黛,轻歌挽流韵
下一篇:从13,到14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