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长》《乡村爱情》背后的故事
近期来,央视连续播出了一系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如2007年度播出的《文化站长》,2008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乡村爱情》等。这些电视剧以朴实无华的电视画面,质朴可亲的人物形象,下里巴人的故事情节,串联成一
近期来,央视连续播出了一系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如2007年度播出的《文化站长》,2008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乡村爱情》等。这些电视剧以朴实无华的电视画面,质朴可亲的人物形象,下里巴人的故事情节,串联成一个个令人捧腹的电视情景,带给人们无限的快乐。看这类电视节目,远没有那些所谓的历史大片、反腐大片、情感大片带给人们的沉重与窒息。他们将镜头对准农村,这个一度荣华,又一度衰落,如今渐渐又引发人们关注的广角。从这些文艺作品当中,我们可以体会中央的良苦用心。这是在释放加强全民文化建设的一个信号。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破碎已经引起无数的专家学者的关注。这半个多世纪来,我们仿佛总是在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祖先,将原本自成体系的文化精神批判得体无完肤。城市里流行的是现代方便面式的文化现象,西方世界的享乐主义之风盛行一时,人民都在做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扎实苦干,不求回报的人被视之为傻子。农村里的文化生活是一片灰白,没有生机,也没有色彩,更谈不上什么创造。抓好文化工作,特别是抓好基层文化工作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好乡镇基层文化站,只是一个物质基础,而成立乡镇各类传统文艺人才活动组织,是其生动的表现。只有人,才能将那些悠久的传统继承和发扬。在这些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编剧这种良苦用心。先富起来的农民朋友载歌载舞,欢天喜地,不正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基层的再现么?而那些硕果仅存的文化艺人们,在一个好的机制的引导下,不正如一颗颗播种在田园上的种子,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希望。
这是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次号召与动员。不断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的组织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切实保证基层群众利益不受侵犯的防护堤。曾几何时,村干部是何等的强势,村里人想干点什么事都必须有村干部的同意,那是特定时代的专政;也曾一度,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指引下,把人们世世世代代赖以为继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奔向一个广阔的创业天地,也导致出现许多人“把村干部不当干部”;时移势易,我们再也不用为看见村干部而退避三舍,也不视村干部如隔夜陈茶,不闻不探。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能够带领全村人们致富奔小康的新型村干部,是年富力强、品德端正的村干部。当我们看到有许多的人为争一个村主任而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我们先不去计较他们的动机如何,只少说明在基层,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开始为更多的人富起来承担责任了。我们的基层社会就需要形成这样一种氛围,在这种气氛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基层的组织建设,夯实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
这是对新时代创新精神的宣传与鼓励。也许在现实生活当中,农村远没有《乡村爱情》中的农村那么和谐,那么富裕,但只少它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描绘了一幅崭新的图景,而这并不是空中楼阁,在现实生活当中有这个样子甚至于比这个样子更加美好的农村。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产业,且产业之间互不重叠,有种植大户,就有农产品加工大户;你家开店,我家养花;你搞农场,我跑运输;你搞工厂,我包果园,互为补充,相得宜彰。家族之间,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走的是平行线,虽然在情感上彼此之间难免发生摩擦,但不至于影响生产发展,也不会影响到个人的创业奉献。这也是一种新型的农村发展之路,避开恶性竞争。
……
一部电视剧,也许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去看,或者说看了之后,有没有去想一想。我们在获得感官上的快感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为辛勤的编剧们共鸣一下,算是对人家的一种鼓励,而观众的这种普遍的鼓励,又可以使他们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作品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zawen/x575f7s12h2.html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