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

绿珠

川川小说2025-12-29 11:57:37
妆奁盒里有一件通体翠绿的手链,是十颗打磨光滑的绿玉珠子穿成的,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绿珠。传说它来自遥远的年代,来自一个也叫绿珠的女子。六月流火,岭南崎岖不平的官道上正缓缓行走着一群车马,数十名护卫
妆奁盒里有一件通体翠绿的手链,是十颗打磨光滑的绿玉珠子穿成的,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绿珠。传说它来自遥远的年代,来自一个也叫绿珠的女子。
六月流火,岭南崎岖不平的官道上正缓缓行走着一群车马,数十名护卫家将均是银丝软甲,在烈日下持戈擎戟,却都丝毫没有懈怠之色。车队正中是云锦修罗伞盖,修桐雕纹辇架,那分仪仗光鲜的气派,百年来也难得有一次。只可惜在这十里不见一人的蛮荒之地,这副排场也只有做给老天爷看了。
老天爷一直对石崇青眼有加。生在锦绣堆中,长在金玉丛里,石崇几乎已将人世间能享受的都享受过了,似乎什么都不缺了,做皇帝也不过如此么,还要担心有人搞颠覆。象他这样凭着自己的才智和机遇,不择手段,滚雪球似的积累财富,然后尽情地挥霍,谁说不是一种快乐呢!在京城中,有钱就是有势,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哪个对他不是客客气气的,就说眼下封自己的这个“交趾采访使”吧,有人觉得去南荒巡查是苦差一个,过惯了京城生活,生平最爱搜集奇珍异宝的他却认为这正是一个肥缺,一路来地方上都会竭尽所能地孝敬一些当地名特,说不定还会有些惊人的发现,等再次回京时,他那别人说起来可以“敌国”的宝库将会得到更大的充实。
脚下两块巨大的冰块因酷热不断蒸发着水汽,体积在迅速地减小。石崇还并不觉得特别热,因为身后轮番有小婢打扇。他车边马上的那位向导却已是大汗淋漓,内外尽湿,但嘴上还不敢闲着,长史大人亲自吩咐下来的任务,要让这位京城来的大人十二分的满意,自然要打起精神,知无不言。
“您看西首那座极清秀的山名叫双角山,本地最奇特之处也就在此了。那双角山上有一个深潭,但清可见底,潭中有一种小鱼,当地人称为‘婢妾鱼’。”
枯燥的行程使石崇本已有些倦怠,此时随口搭了一句:“‘婢妾鱼’,这名字取得倒有些古怪。”
“也是乡下人胡乱起的名字,不过其中却是有个说法。据说山下村子里喝的井水和这潭水同源,奇怪的是村里家家生的女儿都清丽貌美,所谓水土养人,想来想去,都归因于喝了这井水。更有一种传闻,说哪位生怀六甲的妇人若吃了那潭中的小鱼,生了女儿定会有倾国倾城的姿色,准能作得大户人家的婢妾,于是都叫这鱼为‘婢妾鱼’。可这婢妾鱼长在深潭,而且机灵无比,那潭中又有恶蟒,等闲又有谁能捉得到。”
石崇“哼”了一声,心道:吃了婢妾鱼,生了女儿便无比美貌,也算荒诞无稽的很了。
谁知听那向导道:“只是近年来确有一事印证了这个传言。”
石崇来了精神:“哦?”
“说来蹊跷,有一户人家的媳妇怀了孩子后无意中发现自家井里竟游着一条婢妾鱼,便捞上来煮汤吃了,果然生的女儿长成后有惊人的姿色,如今年方十五。本地习俗,以珠为贵,这小女子便取名为绿珠。只是小人没见过什么世面,也不敢说她算不算是‘天下绝色’。”
石崇心满意足地合上了双眼,脸上浮出一丝微笑,心想:我说么,这次‘巡访’,总会有收获的。第二天,双角山下的村子里来了一小队官人,带来了十斛珍珠,带走了一个美貌绝伦的小女子——绿珠。
回到京城后,石崇发现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改变了。
石崇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年不曾有新奇激赏的感受,因为一切似乎都来的那么容易,无论是美酒、佳人还是珍玩,往往他只是想到一下,就在自己眼前出现了。但这次他发现带回来的这个身量都未长足的小绿珠竟是那样有着无穷无尽的内涵需要自己来发掘,这感觉似是在养一株娇艳的花儿,可以看见她每日的成长变化,眼看着她亭亭玉立,眼看着她蓄蕾含苞,眼看着她舒瓣吐蕊,眼看着她尽情绽放。石崇也说不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或许是因为绿珠天资聪颖。
绿珠的确是天资聪颖,连一向自认为聪明绝顶的石崇也不得不承认这点。绿珠初到京城时操着家乡土语,但令人吃惊的是她在半个月后就能说一口极为流利的官话,虽然有些字咬得还不准,可石崇发现这样唱出来的歌儿更有韵味。
说到唱歌,绿珠的嗓子天然生成,甜而不腻,柔而不淫,天下名伎的演唱石崇听得多了,毋庸置疑是各有千秋,水准都在伯仲之间,但现在他可以自豪地说,他石府的绿珠经过
一番调教后,无论歌喉歌艺都是技压群芳。
歌舞不分家。绿珠有着南方女孩子绵软的腰肢,轻灵的身段,更要紧的是有聪明的头脑,所以无论多么繁杂的舞步都是一学就会。她那徊风拂雪般煊人的舞姿连皇宫中的舞姬也比不了。
绿珠到石府的第一年是石崇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年。
他亲自手把手地教绿珠认了几乎所有的字,念完了几乎所有的诗歌辞赋。绿珠的记性和悟性常常让石崇惊讶感叹甚至觉得自愧弗如。石崇又手把手地教会了绿珠摆弄琴、筝、箫、簇等所有的乐器,而绿珠对音乐的灵感更是让石崇疑为天人。石崇喜欢自己写词度曲,每有新词初谱出炉,第一个便会拿给绿珠试弹试唱。绿珠虽然初解音律,但竟然能凭感觉替石崇稍做润色,改动虽小,但往往妙至毫巅。
和当时所有的士大夫一样,石崇绝非不学无术之辈,机智、敏锐、多才多艺。他曾亲自精心设计,手绘蓝图,动用了中原最好的工匠,在洛阳城西金谷的清涧茂林之间建了座“金谷园”,或曰“金谷别馆”,绿珠的起居便在金谷园的后院。
石崇常常在心底说:我要宠她,我一生都要宠她!这句话怎么也不应该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的石崇说的。
多树朋党,隐藏真心,是石崇在官场上的立身之本。于是,金谷园中的“二十四友”成了朝堂上的政友,和黄门郎潘岳情同兄弟,对朝中一手遮天的贾谧望尘而拜,这一切都让他觉得安全。
但自己怎么会这么疯狂地痴迷上了一个小小的婢妾呢?他自己也不知道。
为了慰藉绿珠的思乡之情,他甚至在金谷园的后院中特地摆设了岭南的花木,还请贴身死士,当今武功天下第一的萧炽专程赶往绿珠的故乡双角山,潜入深潭中捕了两条“婢妾鱼”,带回洛阳,置于水晶缸中,就放在绿珠的绣房之内。
一日午后,石崇忽然灵感如泉涌,以王昭君的故事为本,写了一首乐府诗歌《王明君词》,度了曲。当然,第一件事就是要拿给绿珠过目试唱。他不想似往常那样差人去唤,便
一个人遛到后院,轻手轻脚地走进绿珠的绣房,想给她一个惊喜。谁知他却看到绿珠呆呆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