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坚冰要破任重而道远
《齐鲁晚报》2月21号报道:“一小学生开学就想转学”,原因是年前这位孩子数学考了80分,虽说优良,但在老师心中还是不及格,孩子家长就被叫到学校受训,为此孩子整个假期闷闷不乐,乃至开学后想转学。读了这篇
《齐鲁晚报》2月21号报道:“一小学生开学就想转学”,原因是年前这位孩子数学考了80分,虽说优良,但在老师心中还是不及格,孩子家长就被叫到学校受训,为此孩子整个假期闷闷不乐,乃至开学后想转学。读了这篇文章,我忽然想起了湖南某小学的班主任熊老师手上收到的“退休”报告:“熊老师,我不想读书了,我要提前退休,请你批准”,谁能想到,写这“退休报告”的仅仅是一名7岁的小学生,“报告”递上去后,她就离家出走,准备到乡下爷爷家去呼吸自由的空气,在追寻自由的过程中悲剧发生了,孩子掉到下水道中,不幸就这样发生了,一个七岁的花蕾还没有开放就夭折了,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家长一而再的让孩子“赶场”,孩子实在受不了了,希望像爷爷退了休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因而发出了要“退休”的呐喊,在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面前,孩子的呼喊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最终不得不搭上了幼小的生命,令人惋惜。
救救孩子吧!如今的孩子压力太大了,这不是危言耸听,他们承受着不该承受的压力,许多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是想方设法的让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以企望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孩子往往这个班刚出来就得去另一个班,哪里还有童年的快乐而言,对他们来说自己只不过是家长学习的机器,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奋斗目标全押在了孩子身上,让其一味的失去了个性,一味的“学、学、学”,长期这样下去会扼杀孩子的。家长们即便如此努力,培养出所谓的神童来,未见得就是人才,这也难怪德国人曾这样评价国人:你们的文凭都比我们高,可你们还是买我们的技术。正如外国人所说,这样的人才培养的未必有多大用处。报载湖南神童魏永康,两三个月时母亲就教他认字,13岁考上大学,17岁考上了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就是这样的神童,知识掌握了很多,可连最起码的饮食起居自己都解决不了,连穿衣吃饭都需要教授提醒,甚至赤脚走路,更不用说同同学、老师交流了……没有办法,最后还是被学校退回了,不知道他的家长怎么想的;辽宁一位10岁的男孩考上了大学,成为全国最小的大学生,有人说这是神童,想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孙云给介绍这本男孩的书作序,被他拒绝了。在孙主任看来,这个孩子10岁能考上大学,除了有过人之处外,很可能牺牲了自己童年的快乐,这不是他所提倡的。
一个个拔苗助长的家长培养的孩子果真都是人才是神童吗?未必。即便成为了神童,这些神童都是高压造成的,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味的给孩子施压,或许短时间内,有可能出人头地,这些没有个性的孩子将来不一定会幸福、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为了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有关教育主导部门曾明令禁止教师办各种培训班,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班那班还是红红火火的办,家长为了孩子的成才也心甘情愿的掏学费,如此拔苗助长只是苦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给孩子一个自由空间吧!我们不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发出要“退休”的呼喊,果真那样,那将会是社会的悲哀、教育的失败!
素质教育提倡的不是唯分论,请给孩子一个空间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zawen/xdd3d551mmm.html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