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浅谈

雨夜浅谈

通廊杂文2025-07-12 19:14:36
窗外又下雨了。我喜欢雨天,因为它可以成为你对人生从容思考的背景或是配乐。雨代表着一种真性情,它是唯一的,不可重来的,不可复制的。与电影中或是滂沱大雨或是连绵细雨不同的,真正的雨,不因你的情感而决定去留
窗外又下雨了。
我喜欢雨天,因为它可以成为你对人生从容思考的背景或是配乐。雨代表着一种真性情,它是唯一的,不可重来的,不可复制的。与电影中或是滂沱大雨或是连绵细雨不同的,真正的雨,不因你的情感而决定去留。如此干净纯粹的感受,就像在听自己的心。
听雨真的是一个很为奇妙的过程,没有欲说还休,没有顾忌担忧,作为本质上的生命,你只有一个人,而雨却是你的同伴,在某一刻的瞬息里,自然而如梦初醒地发现,原来,雨是可以同你对话的。它没有故事,也不风趣幽默,然而它是细腻的,无孔不入到了你在它的面前原形毕露无可掩饰的地步——没有任何一个你平日里所遇见的人可以和它相比更加地了解你,亦没有人任何一个人比它更理解你,体谅你,包容你。
其实这就好像坠入热恋中的一对情侣,一切的烦恼和烦忧都靠边站了,整个天地之间只有这两个人你侬我侬。在那一段时间里,他们只看到的彼此身上的优点,并且将其无限地放大——可,当这一蜜似的时光走过去了,他们曾经夸张了的彼此的优点占据了他们的印象,已经容不下任何一点点的瑕疵,一点点的不是——他们终究不够了解对方。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感觉,陌生,无奈。
这个时候如果下一场雨,就是最好的“分手在那个雨天”。
刚刚分手的时候彼此饱受思念之苦,馨香如果当初我这样,或者那样,就不会有今天的这样,或者那样。——就是如果当初。平静吧,这世上哪有“如果当初”?它其实就是犯了错误的人面对着眼前的现实想要逃避所给自己的假设,在这个假设里面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一切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而来。但是这毕竟是假设,事实已经如此,正因为它不够完美,于是你设想完美,也正因为没有“如果当初”,于是设想是虚幻的,是不可行的。因为人总是在经历了之后才懂得后悔,而后悔的时候一切也都完了,所以人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如果”与“当初”是两条互相咬着尾巴的蛇,任何一方都不肯松口,所以人在这其中团团转。
我并非站在一个完全出尘的,超脱的姿态去说教。我也曾想过“如果当初”,因为加入那会成真,我们现在还是朋友,我们可以彼此畅谈欢笑。我想过,也言不由衷地告诉自己“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我是多么渴望那是可能的。
这一切追根求源,就是因为我们成长得太慢,致使了这些遗憾。
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总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当有一天人不再犯错误了,人就老了。”的确如此。一次次的错过与遗憾告诫我们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我目前就深深地明白“当你举棋不定的时候,千万不要做那件事情。”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怯懦,是被时间的磨砂纸打磨去了菱角之后的惶恐与不安,生怕未来的自己再因为今天的自己某一次冲动鲁莽造成无可回转的遗憾。
大家小的时候也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说中国的俗语是在最平易的语言中告诉你最深邃的道理。或许你那时漫不经心,或许你那时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假如你吃过一些苦头,陷过一些泥沼,此时回想起来,是不是家中的长辈,或者比你年长的人都曾经平静地告诉你不要这样做,那会带来什么后果。——狂热的人是不懂得留心身边的点点滴滴的,这些话他们不会知道有多么的珍贵,背后含着多少的苦楚——他们也经历过呀,他们都在成长的路上走过和你一样的坎坷,他们深知其中之苦,所以想要帮你,想要让你有先见地黯然跨过门槛。即便,他们的长辈,也曾怀着这样的心态告诫他们。
最后我想说,成长中免不了遗憾,甚至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让人体尝了失去,才懂得如何珍惜。我写在这里,一是由今夜的夏雨而生情,二是也希望能告诉更多的人什么是成长,应该如何看待那些过往中的遗憾,毕竟,不管是曾经,还是过往,我们都经历过,也还将继续经历。
(另:推荐我的一部小说《高跟鞋》,在长篇小说区可以找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