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啥样的人
常听一些把某一类人归结到一起,做出一个统一评价的话,挺有意思。有名的如“洪洞县里没好人”。我没有搞清楚过这句话打哪儿来,有印象的只有京剧《苏三起解》与洪洞县有关。我揣摸它肯定不是说这个县的老百姓怎么样
常听一些把某一类人归结到一起,做出一个统一评价的话,挺有意思。有名的如“洪洞县里没好人”。我没有搞清楚过这句话打哪儿来,有印象的只有京剧《苏三起解》与洪洞县有关。我揣摸它肯定不是说这个县的老百姓怎么样,而是讲洪洞县衙门里的官员没有好人。封建社会的官员,与同时代的制度一样,本身就是压迫剥削老百姓的工具,虽然不能一概而论没有好官,但若以洪洞县比喻封建权力机构中的官僚们,还是贴切的。与上面这句话相似的还有许多。比如面对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就有人说,把全国某级以上的全部收拾了,也冤枉不了几个。“当官不贪不腐的没有几个”。这话是绝对了些。然而现实也一再严肃地表达,清正廉洁的人做不稳官,起码你难以很好地团结大多数。大家都做某样事的时候你不做,就是孤立自己,就会受到其他力量的制衡,就有力无处使。其实做个什么样的人,有时候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而是受大气候决定的。制度、环境因素远远大于个人道德约束。孟夫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只要以个人修养为基础,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不在话下。可是许多事实并不印证他理想化的理论。因为个人因素在整个社会机体里,有时候根本算不了什么。新中国刚刚建立时期的干部中,像今天宣传的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一样的人比比皆是。可是今天我们就是用筛子筛,也难得找到几个。
也像医生眼里的人一样。老婆跟着看中医的同事进城复查一下妇科。走之前我就说:你是不是也要抓些中药来啊?她说如果复查有问题就抓些。其实我早就知道,复查没有问题她也一定会抓中药回来的。果然,中午电话打过去她就说抓了中药。为什么我断定她一定会抓中药?因为我知道她一定有从众心理,只要她进了中药铺,经不住撺掇,一定会找出些毛病来;因为我还知道,医生眼里的每个人都一定会有些毛病,特别是用中医辩证施治的理论来看,没有一个人会阴阳平衡到没有问题的;更何况现在医生是靠药养医的。其实她抓回来的中药已经不少了,放在那儿的或过期扔掉的都有,就当是用于心理治疗了吧。
这些算是职业分类吧。官员贪腐是职业使然,不在其位,恐怕没有人向他行贿,他也无法索贿;医生看人有病更是职业目光。职业的人应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已”这句老话。还有一种说法,是由地域分布而来。比如说那儿的人精、那儿的人爱作假、那儿的人憨、那儿的人傻、那儿的人利落、那儿的人窝囊之类的。这不全是无稽之谈。地域既环境,人是社会的人,也是环境的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似的传统、习俗、食物、遭遇、历史等等,都会在人的行为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假若一个人与当地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不一样,那才奇怪呢。问题是,有些人以此作为用人识人的依据,还有些地方的政府机构打出“不要某某省人”的口号,就有些胡闹了。某个地域的人或许有些共通的习性,但是人的忠奸善恶则不是某个地方能够独享的东西。一个地方的人中,总是有善有恶,有精有憨。正如“瘸子里可以出将军,将军里也会有混蛋”一样,人的好恶,那里是职业地域可以规定了的呢!况且,什么都在变,什么时候都在变。一成不变地看人,必然是错误的。应当始终相信,无论在那个地方、那个领域,好人、善人、想做好事的人还是多数。
每个人都肯定是一个地域的、职业的人,但我不知道我究竟是啥样的人。我有地域青年时期就离开了,有职业却可以没人搭理。这就造就了我肯定不是贪腐的,不是境界高,而是没机会;我也不是精干会做假的,因为我既没有传统也没有与其般配的精明脑袋。我想我算是个努力诚恳不喜虚夸忠于情谊孝老爱亲的人吧。想想,活着有一份踏实的心情,已经很不错了。
2011年4月13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变靓装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shanshui.com/html/zawen/l4665dsu11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