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情结

夏天的情结

御辩散文2025-07-09 11:52:43
一、引文三国时,吴国有一个立夏称“称人”吃塌饼的故事很有趣。那么,吴国这一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这要追溯到三国时期的“孙刘联姻”。相传,三国时刘后主阿斗是赵子龙在长坂从曹军百万军中救出来的,因阿斗母亲已


一、引文
三国时,吴国有一个立夏称“称人”吃塌饼的故事很有趣。那么,吴国这一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这要追溯到三国时期的“孙刘联姻”。
相传,三国时刘后主阿斗是赵子龙在长坂从曹军百万军中救出来的,因阿斗母亲已投井自杀,刘备把阿斗带在身边。后来周瑜误施美人计,刘备遂娶吴王孙权的妹妹为继室。刘备要出征领战,带着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给孙夫人抚养。那时,孙夫人住在吴国,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让孙夫扶养阿斗,既平安又放心。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特地做了许多蒸饼,装成20担,层层相叠,中间用青菜叶子隔开,由赵子龙护送去吴国。
到吴国时正好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欢喜。但孙夫人也有顾虑,毕竟是晚娘,万一有个差错,不仅夫君面上不好交待,在朝廷内外也会留下话柄。美丽聪明的孙夫人想了一个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子龙面前称一称,到翌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打定主意后,便立即将小阿斗过秤。赵子龙觉得新鲜,也顺口讲了一句吉利话:“娘娘,孩子钩住了,准平安,养得好。”
接着赵子龙高高兴兴地把礼物一一呈上。但20担蒸饼,已压得不成形了,怎么办呢?赵子龙灵机一动,说:“主母娘娘,依我们蜀国的风俗,立夏节家家都做塌饼送人,请主母娘娘收下。”孙夫人高兴地收下了这些塌饼,并把它分给宫女们吃,个个称赞说好。
从此,每年立夏节,孙夫人把小阿斗称一称,向刘备报平安,又仿制大量的塌饼分给宫女,因而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立夏节称小孩和吃塌饼的习俗。
三国魏蜀吴相继灭亡,晋朝开国之君司马炎(晋武帝)统一中国。魏灭蜀后,阿斗沦为亡国之君,被安置在魏国都城。司马昭封阿斗为安乐公。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众人给阿斗称了体重,夸口不会亏待阿斗,并宣布以后每年立夏日都要称阿斗一次,并布告其体重于天下,以表示厚待阿斗,降服人心。这样,阿斗的日子得以过得清静安乐。可叹亡国昏君刘阿斗竟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话来。
从这一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清静安乐”生活的向往,因立夏秤人给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就借此习俗,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后来此事传开,民间仿效,就形成了习俗。
我们且不说这一传说的影响有多大,但是立夏却是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大的传统之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一个夏天游览一番,体味一番夏天的景色吧。
二、立夏的来历与民俗传说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日——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啊T谔煳难希⑾谋硎炯唇姹鸫禾欤窍娜仗斓目肌N夜怨畔肮咭粤⑾淖魑募究嫉娜兆樱对铝钇呤蚣狻分兴担骸傲ⅲㄊ家玻薄跋模僖玻镏链耸苯约俅笠病!闭饫锏摹凹佟保础按蟆钡囊馑肌?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据史料记载,立夏至少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了!先秦时期书籍《逸周书?时讯解》曾记载:“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也有三候之说:“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形象的描述了立夏时,动植物的变化。即是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立夏,是现在二十四节气中较早确立的一个。众所周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后在战国时代扩展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秦汉时期,其余的十六个节气陆续出现。到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全部确立,西汉历法《太初历》,书籍《淮南子》等都有详细记载。其中,《淮南子》一书里的二十四节气名称跟现在完全一样。
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诸如“今日春分”、“明天立夏”的说法。那么,节气是一个日子还是一个时间点呢?
严格来说,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星空运动位置而定,所以它是一个时刻,而并非一个日子。今年立夏发生的具体时间为5月5日21点59分,此时太阳黄经正好转到45度。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让我们穿越到古代立夏那天,看一看人们在做什么?
据记载:从周代开始,文武百官随天子后来称为皇帝的到郊外“迎夏”。“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返,行赏、封诸侯,庆赐逐行,无不欢悦。”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汉代沿承此做法,帝王祭祀,官吏放假,名谓“歇夏”。
到宋代又出现皇帝赐冰,“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明代有“尝新风俗”,清代还有馈赠礼品等说法。
立夏在民间,也有巨大的影响力,并形成了许多别具一格的习俗。这当中,最有名的当属“立夏称人”(见开篇引文)和吃“立夏蛋”了!
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在我国很多地方有传说称,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
其实更早时,小孩之间还流行“斗蛋”游戏。小孩胸前挂煮好的鸡蛋,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在有些地方,还有吃“立夏饭”的习俗。各地叫法不一样,有“五色饭”、“吃软菜”、“吃虾面”、“吃光饼”、“七家粥”等多种做法。
三、我的夏天之情
我喜欢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也喜欢秋色斑斓、硕果累累;还喜欢冬裹银装、冰天雪地;更喜欢树木葱茏、轰轰烈烈的夏天。
(一)我喜欢夏初的花落之美:
夏初,各种果树花纷纷扬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