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普陀山十二景(新韵)

七绝·普陀山十二景(新韵)

被绣之牺古体诗歌2025-07-26 19:34:10
1.莲洋午渡长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洋面午潮涛耸处,犹如万朵绽白莲。说明:莲洋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
1.莲洋午渡
长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洋面午潮涛耸处,犹如万朵绽白莲。

说明:莲洋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

2.短姑圣迹
参礼进香船渡海,风急浪涌岸难登。
零星散落堪为径,石块谁投潮水中?

说明:进了佛国山门,往东南约300米处,便是短姑道头。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传说是大士送食时投入潮水用以踏脚的石块。

3.梅湾春晓
海上罗浮著盛名,春回遍地野梅红。
粼粼碧浪翔鸥鸟,山外青山远眺中。

说明: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也称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多好养梅怡性。

4.磐陀夕照
接缝两石一线间,上如陀状下如磐。
登高四望环山海,欲揽夕阳灿灿然。

说明: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

5.莲池夜月
山泉汇聚放生池,荷叶田田盛夏时。
月朗风清拱桥上,佛家三昧自参知。

说明:“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

6.法华灵洞
巨石相垒十余穴,或广或狭奇复奇。
头顶如天下如斩,流出石罅细泉滴。

说明:法华灵洞奇特景观,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

7.古洞潮声
潮音洞口朝深海,海浪击拍势若龙。
沫溅天窗风骤起,更惊七彩幻霓虹。

说明:潮音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

8.朝阳涌日
日从海底忽然涌,赤若丹沙巨若轮。
万道霞光辉映处,茫茫水面尽披金。

说明:象岩以东临海处,复道转折,层梯而下,有一天然洞窟,广不逾丈,却幽邃窍冥。洞口面朝东洋,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景色壮丽,叹为观止。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朝阳洞”。

9.千步金沙
松软沙平似锦茵,奔腾万马海潮音。
来如飞瀑息如练,云涌雷轰震耳闻。

说明:千步沙在普陀山东海岸,自几宝岭北麓至望海亭下一片沙滩,长约1750米,为普陀山上最大的沙滩。

10.光熙雪霁
雪霁光熙素裹中,冻云恰与海低平。
佛天净土浑无垢,虑静心清胜老僧。

说明:光熙峰在佛顶山东南,一名“莲石花”、又名“石屋”。

11.茶山夙雾
似缕如丝夙雾缠,氤氲弥漫满茶山。
橙黄赤紫阳光透,恍若身临梦幻间。

说明:茶山位于佛顶山后,自北而西,婉蜒绵亘。山势崆旷,中多溪涧。

12.天门清梵
天生一洞陡崖间,台上佛龛龙口衔。
日夜轰鸣如虎啸,潮声四起自心寒。

说明:在普陀山最东部的青鼓垒山东南端有一天然洞窟,洞岩斧劈,高有百米,峭壁危峻,两边悬崖构成一门,习称梵音洞。

2009.10.20

标签
相关文章